...从1962年发现1-乙基-1.4-二氢-7-氯-4-氧代喹啉-3-羧酸有抗菌活性开始,在短短的45年里,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成一大类优秀的常用抗感染药。近几年,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努力,仿制和开发成功了一些有特点的新喹诺酮类药物,满足了我国...
...生物工程,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和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国际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化,许多跨国制药集团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联合,重组,使我国医药面临重大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有论著〔1〕指出抢夺科学制高点,催生科学...
...方法和外科应用器材,在人类外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创缝合术是我国外科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的开放性损伤,历代医家代有发明。《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清理创伤的记载;晋代葛洪首创用盐水清理伤口,外敷蛇衔膏后再进行手术;《...
...1986年,我国政府明确表示对“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目标的承诺;1988年进一步阐明实现该战略目标是200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将...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医院骨科曹明君主任医师,日前成功地利用我国首创的蘑菇型无柄人工全髋关节,为一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 目前,国内外在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时,普遍采用有柄型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须切除患者正常的股骨颈,再把该...
...随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25日正式挂牌,我国科学家正在脑成像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平台。 通过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人类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科学有了研究大脑...
...疯牛病,痉挛性假性硬化,痉挛性假硬化症,克-雅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早老性皮质纹状体变性,海绵状脑病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为可传递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常见类型,是人的...
...的意义,推动了临床实验室的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我国发布国家植物保护战略 李洁尉 夏汉平 近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及部分官员,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的代表,以及国内数十位植物学专家齐聚华南植物园,共同见证《中国植物保护战略》的发布,同时正式启动BGCI...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研制的碘盐标准物获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该标准物已成为全国各相关实验室盐碘测定的质量控制样品。这一标准物问世10余年来,为指导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确保全民食用合格碘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