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经过近7年的研究,近日成功培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营养转基因玉米。 科学家将马铃薯花粉上的一个基因转入玉米,结果使玉米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比常规玉米分别提高了30%和90%,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育成的转基因优质玉米...
...带有基因的部位,识别出已知人类基因的99.7%,准确率达到了99.9%。在最新的计算中,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的一些区域中隐藏着很多基因片段的复本,此前的估算曾将这些复本计算在内。他们初步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1183个基因是人类在此前6000万...
...从中枢发出的自主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官前必须先进入外周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支配是一个例外),此纤维终止于节仙神经元上,由节内神经元再发现纤维支配效应器官。由中枢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节前纤维性有...
...含量,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可使动物安静。临床上苯丙胺及丙米嗪(均有加强脑内突触部位多巴胺含量的作用)对治疗患儿活动过度有效。在丙磺舒试验中,测定患儿脑脊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的含量,亦发现较对照组低。 最近用PET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的密度与...
...据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破解了可攻击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结构,为研制新型艾滋病疫苗提供了线索。美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科学家已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搞清了“2G12”抗体的结构,并且发现,抗体的两个抗原识别结构彼此互相缠结。科学家们说,这种...
...疾病基因Pkhd1的人类转录体长16.2kb,该基因在成人肾脏和胰腺中表达,在肝脏内表达水平较低。 研究人员称这一假定的ARPKD蛋白为fibrocystin,可能含有约4100个氨基酸,其结构与已发现的受体蛋白相似。 Harris博士...
...,受到高中以上教育人群中发病率较低。病理研究表明,大脑皮质突触的丧失先于神经元的丧失,突触丧失的程度和痴呆的相关性较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与痴呆的相关性更加明显。人的不断学习可促进突触的改建,防止突触的丢失。②遗传因素:对初老期痴呆病中具有...
...经过四年临床研究,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和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终于从以色列贝都因人身上发现了贫血 贫血病遗传基因( CDA-1)。该基因的发现不仅对贫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益,而且有助于了解人体内基因蛋白的作用和血细胞构成。 由于近亲结婚,...
...流感疫苗是否真的有效不是一项简单的研究,这部分因为流感导致的死亡案例中,往往看起来是其他病因,特别是心脏疾病直接导致了病人死亡,医生在死亡证明上也不会写流感是死因。正因为如此,今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做的研究甚至没有发现流感疫苗对降低死亡率有任何...
...各种神经元移行异常病变的临床症状以癫痫最常见,临床表现一般与病变的范围和位置有关。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