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与药引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补中益气汤等也常配伍生姜、大枣以助益气之效;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引以温养脾胃;益胃汤用冰糖以图酸甘化阴;《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用猪蹄为引以通乳汁,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药引”并非完全等同于“”或“调和”。“”乃“报使”之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654.html

邺都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⑴邺都:指三国时代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⑵:诗体名。《邺都》属新乐府辞。...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694.html

自序_《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书曰∶若弗瞑眩,厥疾弗瘳。《周官》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共医事。由是观之,毒也,而病毒也,毒而攻病毒,所以瞑眩者也。而考本草,有毒者有焉,无毒者有焉,为养者有之,不养者有之。于是人大惑焉,世远人泯毁,虽欲正之,末由也已,今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zheng/895-4-0.html

彝族_【中医宝典】

...治病历史较长,范围很广,数量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酒泡(药酒);以酒(或甜白酒)为煎药;以酒兑服药汁(或药粉);以酒调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古老传统医疗方法。可见,酒在彝族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彝族药物资源的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79.html

清热和方剂_【中医宝典】

...要注意辅以养阴,祛邪不忘扶正。 对脾胃虚弱、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慎用。 一、清热 一)清热泻火: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多入气分,能清气分之热,泻气分之火,故又名清气分法。适用于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烦渴饮,汗多、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500.html

栀子_《鉴》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肺中之火也。本不能作吐,仲景用为吐者,为邪气在上,拒而不能纳食,令其上吐,邪始得出。经曰,在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亦不能利小便,易老用为利小便者,实非利小便,乃清肺也,肺气清而化,则小便从此气化而出。经曰,膀胱为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23/101.htm

耳内给法 细数中医特殊给法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耳内给法即将药液滴入耳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太阳、手足少阳经、足阳明等经脉均循行至耳部,耳与人身许多脏腑经络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因此,通过耳内给,除可治疗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43.html

敷贴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方类聚》敷贴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类聚》:敷贴【处方】紫荆皮、独活、白及、大黄、南星、羌活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冷水调贴患处。【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王氏集验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tieyao.html

防风_《本逢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上行,故治上盛风邪,泻肺实喘满,及周身痹痛,四肢挛急,目盲无所见,风眼冷泪,总不出《本》主治也。防风治一身尽痛,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而至,风中润剂也。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盖于土中泻水也。凡脊痛项强不可回顾,腰似折,项似拔者,乃手足...

http://qihuangzhishu.com/633/112.htm

药性(寒门)_《鉴》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黄芩枯者清肺金,坚者凉大肠、降热痰,佐白术则能安胎。黄连泻心火,而津液自生;除湿热,而肠胃自浓。姜制降痰。此芩连二,若用猪胆汁炒,又能降肝胆之火也。黄柏治痿、定蛔,退伏火而泻劳热,滋不足之水,大治阴虚。知母益真阴,治骨蒸之有汗,补肾水,...

http://qihuangzhishu.com/823/4.htm

共找到217,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