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宣明论》金露紫菀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宣明论》:金露紫菀丸【处方】草乌头(去皮尖)、黄连半两,官桂1两,桔梗1两,干地黄1两,干生姜1两,川椒1两,芜荑1两,紫菀(去皮)1两,柴胡1两,防风1两,厚朴1两,甘草1两,人参...
...崩漏是中医名词,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诸病源候论》云:“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漏下,谓之崩中,属经乱之甚也”。崩与漏义虽有异,但“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且在疾病演变过程中...
...目录 《女科秘要》金匮丸 《何氏济生论》金匮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女科秘要》卷四:金匮丸【处方】香附(童便制,酒、醋、盐水各分制)4两,没药6钱,枣皮(焙,去油)4两,当归(童便制)4两,茯苓4两,白术(米泔水浸)4两,白薇(...
...《伤寒杂病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四两 贝母四两 苦参四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妊娠,有水气,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医宗金鉴》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
...血证论》中说:“崩漏古名崩中……世人治崩以治中州也。”田淑霄在治疗崩漏时,常从脾、肾入手,如脾虚统摄无力,冲任不固而致崩漏,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肾阳亏损,失其封藏固摄之权,多以右归丸加减治疗。本病案药取黄芪、党参、升麻、葛根、山萸肉,这是田淑霄...
...治妇人久冷无子,及数经堕胎,皆因冲任之脉虚损,胞内宿寒疾病,经水不止,月内再行,或月前月后,及子脏积冷,虚羸百病,崩漏带下三十六疾,积聚症瘕,脐下冷痛,少腹急重,小便白浊。以上疾证,皆令孕育不成,以至绝嗣不孕,此药并服除瘀血,温子脏,令人...
...服之,以利为效。 目录 《博济方》金针丸 《宣明论》金针丸 《鸡峰》金针丸 《圣济总录》金针丸 《博济》金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博济方》金针丸 治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吐呕不定。阳起石 不灰木 阿魏(各半两) 巴豆(二十五粒,...
...目录 《宣明论》黄耆葛花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宣明论》:黄耆葛花丸【处方】黄耆1两,葛花1两,黄赤小豆花1两,大黄3分,赤芍药3分,黄芩3分,当归3分,猬皮1个,槟榔半两,白蒺藜半两,皂角子仁(炒)半两,生地黄(烙)1两。【制法...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消肿丸 《三因极一病证力论》消肿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消肿丸 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滑石 木通 白术 黑牵牛(炒) 通脱木 茯苓 茯神(去木) 半夏(汤去滑) 陈皮(各一分) 木香(半分) ...
... 小温中丸 黄散 葛根汤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五 脉位法天论 脉论 七诊之法 诊五脏动数止脉 论脉紧要诸条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锦囊删润脉诀 七绝脉 辨讹 女科精要卷十六 月经门诸论 经病门诸论 崩漏门诸论 带下门诸论 热入血室 血分水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