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脉难凭时,虚里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古人对此甚为重视,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有记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1.html

列传第六 三诸子_新唐书

...岐州刺史,更王郇。母被谮死,出素节为申州刺史。乾封初,诏素节病无入朝。而实不病,乃著忠孝论自明。仓曹参军张柬之以闻,欲帝省其诬,武后滋不悦,坐受赇降王鄱阳,削封户什七,徙置袁州,锢终身。仪凤三年,为岳州刺史,更王葛,又徙王,历三州刺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205.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_内经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脉(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zhiyao/747-5-4.html

候肺疽肺痿法_外科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肢微肿,咳唾脓血,或腥臭浊沫,胸中隐隐微痛者,肺疽也。又圣惠曰∶中府隐隐而微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疮也。中府者,穴也,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肋间动脉应手陷中也。是以候始萌则可救,脓成则多死。若欲知有脓者,但其脉,若微紧而数者,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i/852-3-8.html

南北的解释_南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唐代時,佛教禪宗自五祖圓寂後,分為南北二。南宗係六祖慧能所創,北宗係神秀所創。 金朝時,道教分為南北二。北宗為王喆所創,南宗為劉海蟾所創。 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

http://hanwen360.com/c/10055.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同时它又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从传统上讲,脉就有诊病和辨证的两重作用。由于脉在诊病要求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相对的说是较小的,它更为符合中医理论的两分法性质的阴阳学说等,所以脉对辨证就更为有意义。早在仲景撰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虚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搏动过速,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或虚阳外脱;若停止搏动,则宗气已绝。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4.htm

尺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系切诊内容之一。尺肤指从肘关节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诊察尺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灵枢·论疾:“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42.htm

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就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胸前区、胁肋部和腹部进行触摸、按压,必要时进行叩击,以了解其局部的病变情况。胸腹按的内容,又可分为按虚里、按胸胁和按腹部三部分。(1)按虚里:虚晨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

http://qihuangzhishu.com/92/31.htm

共找到473,8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