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方 大建中汤方 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瓜蒂散方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小柴胡汤方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桂枝汤方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 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 半夏茯苓汤方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
...用乌梅,不拘何经,其在六日之内者,悉宜麻、桂发表,无异法也。至于自经而入脏,然后太阴有痛满吐利之证,而用四逆,少阴有厥冷吐利之证,而用真武,厥阴有蛔厥吐利之证,而用乌梅,以其一脏之为病如此,用药不得不如此也,而桂枝、麻黄之法,不可用矣。昔人...
....脚挛急.与桂枝汤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厥愈.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伸.若胃气不和.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如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服.○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解外宜服....
...,脉右细左沉细弦。辨六经属少阴病,辨方证属桂枝加附子汤加茯苓、苍术、生黄芪证。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10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生黄芪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15剂,水煎服。 2010年4月14日二诊:...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
...桂枝汤。此二穴,乃阳维之会也,谓桂枝后,尚自汗发热恶寒,其脉寸浮尺弱而反烦,为病在阳维,故先针此二穴。仲景又云∶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桂枝汤主之。又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
...曾转外地医院,诊断如前,经治疗无效。1978年6月12日来诊,按太阴少阴同病论治。前后治疗四个月,诸证痊愈,恢复工作。【初诊】行经不定期,停后数日复至,淋漓不断,色暗淡,夹乌黑淤块甚多。头痛、浮肿.纳呆、踡卧,失寐惊悸,气短神疲,肢软腹冷,...
...八证 方二首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下之益甚,时腹自痛,胸下坚结,太阴病,脉浮,可发其汗。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尽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伤寒脉浮而缓,手足温,是...
...目录 《奇效良方》麻黄桂枝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麻黄桂枝汤 《三因》麻黄桂枝汤 《普济方》麻黄桂枝汤 《医方类聚》麻黄桂枝汤 《保命集》麻黄桂枝汤 《痘疹仁端录》麻黄桂枝汤 《幼幼集成》麻黄桂枝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麻黄桂枝汤 《...
...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注】太阳病三日,邪在三阳时也。若已经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其法备施,病仍不解者,此为坏病,由施治失宜也。此时即有表证,桂枝亦不中与,当观其脉证,知所误犯者何逆,而随证治之,不可以成法拘也。【集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