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似阴论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症者,即《内经》伤寒之热病也。使症而见热象,人所易知。症而反见阴寒之象,则人惑之矣。例如太阴病,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秽腐当去故也;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而用大承气汤者;厥阴病手足厥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7-11.html

参附荣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瘟疫论》参附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瘟疫论》:参附荣汤【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3钱,人参1钱,附子7分(炮),干姜1钱(炒)。【功能主治】因他病先亏,或因新产后气血两虚,或禀赋娇怯,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满,因...

http://zhongyaofangji.com/c/canfuyangrongtang.html

伤寒毒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阳气独盛,阴气暴衰,阴为阳所胜,内外皆,故为毒伤寒,有初得病便成阳毒者,有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不瘥,变成毒者,以病本属,或以火劫发其汗。或因灸KT阳气转盛,阴气内消所致,其候面赤发躁,狂走妄言,发斑如锦纹,咽喉疼痛,涕唾脓血,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30-2.html

并病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二并病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 【二并病】 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59.html

附子振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痘疹仁端录》附子振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痘疹仁端录》:附子振汤【处方】大附子5钱(面裹,炽热),人参2钱,肉桂5分,黄耆2钱,橘红1钱,甘草5分,当归1钱。【功能主治】虚寒痘证。【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zizhenyangtang.html

益气温活血剂治疗过敏性鼻炎_【中医宝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忻耀杰副主任医师等近日临床研究发现,益气温活血中药方剂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不仅即刻疗效明显,而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鼻部器官的一种常见病,它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该病临床多表现为喷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1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术语。古代养生家依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以五脏养生与季节相配合,认为春天宜养脾,夏天宜肺,秋天宜养肝,冬天宜养心,四季都宜养肾,谓之五。...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67.htm

生者,必知养气_【中医宝典】

...善生者,必知养气。人生一口气,气聚则生,气亡则死。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中国道家、医家、养生家一致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亡则死。王充在《论衡》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6.html

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救丸【处方】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龙骨、蜀椒(去目并开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飞,研)、...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uyangwan.html

蹻、阴蹻脉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蹻脉 【循行】 [1]《灵枢·寒热病》:足太阳右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1),名曰眼系(2)。……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2]《难经·二十八难》: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11.html

共找到63,9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