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为“瘤”之误字。“筋瘤”,病名。多由筋挛所致,相当于表浅静脉瘤,静脉曲张等。《灵枢·刺节真邪》:“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甲乙经》卷十一“溜”作“瘤”。...
...指膝部。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膝是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肌腱(筋)附着,膝外侧下的“阳陵泉”(穴名)又有“筋会”之称,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
...推拿穴位名。①又名浮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近桡动脉处。《保赤推拿法·掐赤筋法》:“掌肱交界之横纹上,靠大指边,第一赤筋,属火,以应心与小肠,掐之,治内热外寒,霍乱。”②赤淡黄筋,参见该条。...
...每日30~60mg,连服1~3个月。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关节、肌肉酸痛有辅助作用。其他亦可酌情采用秋水仙碱(1~1.5mg/天)、青霉胺(0.25~1.0g/天)或中药积雪甙等。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
...目录 《金鉴》加减补筋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鉴》:加减补筋丸【处方】当归1两,熟地黄2两,白芍药2两,红花1两,乳香1两,白云苓1两,骨碎补1两,广陈皮2两,没药3钱,丁香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3钱...
...《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其充在筋。」说明筋(肌腱)的营养来源是从肝而得。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之说。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
...病患肉 并筋惕.汗出过经真无敌.不然邪入大经中.状如螈 癫痫疾.发汗动经身振摇.宜用茯苓桂枝术.动气在左误下之.忽尔肉 最为逆.筋惕肉 者.皆由汗下太过.表邪未解.血气虚夺.筋肉失养所致.不然邪入大经者.谓不因发汗.而邪热搏于血脉之中.故...
...证名。系筋膜干燥、屈伸不利之证。由肝经燥热、血虚、肾虚髓减、筋失濡养所致。《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当挛急,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筋急、筋挛条。...
...目录 《兰室秘藏》缓筋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缓筋汤【别名】羌活汤【处方】熟地黄1分,生甘草2分,柴胡2分,红花2分,炙甘草2分,苏木2分,独活2分,藁本3分,升麻3分,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酒黄柏3分,生地黄3分,...
...证名。痧发时在臂弯、腿弯上下,呈现深青或紫红色细筋。多由痧毒入于血分所致。《痧症度针》卷上:“凡两臂弯、两腿弯上下有细筋如丝,深青色,或紫或深红、或淡红者,痧筋也。”《痧胀玉衡》:“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