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临床应用】①遗尿《金匮要略...
...矣.腠理既开.风无所御.而津液尽随阳气外泄.无复渗膀胱而柔筋脉.乃至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种种变证.皆因卫气撤护.致在内之津液.直趋于外.有莫御之势.亟当乘津液尚未全涸之时.固其卫气.使趋外之津液.还返于内.故主桂枝汤加附子.以固卫...
...五苓、猪苓,并治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之症。然五苓则加桂枝、白术,而治太阳;猪苓则加滑石、阿胶,而治阳明。盖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太阳为表之表,其受邪也,可以热发,可以辛散;阳明为表之里,其气难泄,其热易蓄,其发散攻取,自与太阳不同。是以...
...仲景所以特处大青龙汤.以两解之.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寒则伤荣.必以甘缓之.风则伤卫.必以辛散之.此风寒两伤.荣卫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为发散之剂.表虚肤缓者.则以桂枝为主.此以表实腠理密.则以麻黄为主.是先麻黄后桂枝.兹麻黄为君.桂枝为臣...
...凡跌打损伤,先用发散为主。川芎 枳壳 羌活 泽兰 荆芥 防风 独活 归尾 干姜(各一钱)加葱白三茎,水煎服。...
...治伤寒见风脉,发热,自汗,或无汗。桂枝(二钱) 白芍 生姜 甘草(炙) 麻黄(各一钱五分) 杏仁(十一个,去皮尖)大枣(二枚) 上,水煎服。按∶此足太阳、手足太阴、手少阳经药。出太阳例,治风寒之剂也。夫仲景论已上六经药,然其中有发表解肌...
...之,则愈矣。若以冬时所用桂枝辛温之药通治之,则杀人多矣。曰辛凉者何?羌活冲和汤是也,兼能代大青龙为至稳,呜呼!一方可代三方危险之药。按∶辨寒温暑药甚明,冲和一汤,尤为温凉二证穿杨之剂,百发百中者也。...
...《伤寒括要》大青龙汤麻黄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主伤寒见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宜之.青龙者.东方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生之令.为敷荣之主.万物出甲.则有两岐.肝有两叶以应之.谓之青龙者.发散营卫两伤之邪也...
...汤加枳壳大黄以下之.如发散之后.上体已愈.下体疼痛不止者.宜用柴苓二妙汤.加减柴葛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干葛 赤芍 紫苏 川芎 山栀 苍术 续断 枳壳 木瓜治风湿之法.固宜散风行湿.而清热利气之药.亦不可少.盖以湿邪在经.气滞不行.郁而成...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拨;用发散以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 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代赭乃镇肝之剂。 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 此六十六种药性之热者也。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