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也。麻黄(二两半) 升麻 当归(各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 白术 石膏 干姜 芍药 天冬 桂枝 茯苓 甘草(各六铢) 水一斗,先煮...
...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附药】淡秋石: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二钱,煎服。另有一种咸...
...锦囊秘录》升麻葛根汤 《冯氏锦囊秘录》升麻葛根汤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升麻葛根汤 《医宗金鉴》升麻葛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升麻葛根汤【处方】升麻、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干葛,三钱。【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时...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夏枯草清泻肝火,《本草求真》言:“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黄芩清热泻火,《珍珠囊》云:“除阳有余,凉心去热。”二药合用,清肝热,泻肝火,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肝火旺...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小儿因患重舌、口疮而致夜啼。治重舌、口疮则夜啼自愈。...
...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张锡纯称其“能引凉药之力入脑”;菊花,《本经》谓其“主诸风头眩”,《药性论》言其能治“脑骨疼痛”,两药本为古人治疗头痛良方川芎茶调散与菊花茶调散的主药,此处单取二味主药合用,不但能引桂枝甘草、芍药甘草升至头脑,以除...
...江东之丈,七月初旬自浙归,连日与客手谈过劳,口中生疮,医以香薷饮、清胃汤、泻黄汤、三黄丸、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凉膈散。凡治上焦热症之剂,竭寒凉而进之者十一日矣。口疮日甚一日,不但饮食不进,即药亦难下咽,因疮延及于喉也。逆予为诊,其脉六部俱...
...口疮(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枚)上作一帖煎。〔罗〕黄连升麻汤 治口舌生疮。升麻(一钱半) 黄连(三钱)上为...
...。且注曰∶《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岂非皆是热毒之伤于阴阳二经络耶?在阳经络则面赤斑斑如锦文,吐脓血,在阴经络则面青身如被杖,此皆阴阳水火动静之本象如此,岂是寒热之邪乎?尝以升麻鳖甲之药考之本草,谓升麻能解...
...《经心录》无枳实,以治诸毒肿)。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升麻膏 《备急千金要方》升麻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升麻膏 升麻 白薇(《肘后》作白蔹) 漏芦 连翘 芒硝 黄芩(各二两) 蛇衔 枳实(各三两) 蒴 (四两)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