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集》行世。洪武四年(1371)至长安,任秦王府良医正10余年。1383年,登华山巅,绘华山风景画40幅,写诗150首,画现存放富博物院。 《经溯洄集》,撰于1368年,载论21。书名溯洄,寓推溯医源义,探讨《内经》、《难经》、《本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6.html

误、药害致损_《虚损病类钩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键因素;其四作为病者不能谨慎从、择药致损者也不占少数。关于误和药害的问题,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素问》专立五过论,可谓阐述误和药害之先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4.htm

畲族医学简介(3)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畲对疾病有独特的分类法与命名法,将疾病分为寒、风、气、血症和杂症五大类,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72种。对疾病的命名或根据病变部位(如长在腹部的疖肿称肚疗,长在项部的疖肿称项虎等),季节时期不同而命名(如暑痧、寒痧、风痧等),或仿动物的形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56.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九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海大东书局铅印本。《谦斋医学讲稿》论著作。秦伯末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9.html

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一、缓,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国君景公姬据(公元前599~公元前581年)生病,先叫桑困巫治疗。桑田通过占卜,认定景公的病,是遭晋景公杀害的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作祟所致。晋景公听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8.html

中医词典拼音G:第四_《中医词典》e~f~g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年(303年)从军参与镇压石冰起义,因而赐爵关内侯。后应嵇含之托去广州,得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传其术,兼习业,并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并携子侄至广州,留止于罗浮山炼丹,后终于该山。着有《抱朴子》,其内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2/168-3-4.html

两宋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千金要方》、《食心鉴》、《食疗本草》、《诠食要法》、《诸家法撰》及《太平圣惠方》中精选而来,简便易得,切于实用。下部共13,46条,主要论述老年医学理论及药治、护理要点。另外,卷末还附有“简妙老人备急方”及“养老奉亲书续添”,分述急用单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9.html

经中“脉搏”用法考_【中医宝典】

...义释“喘”则得之矣[3]。 综上所述,“脉搏”一词,在经中的写法不一,解说分歧也很大。后世依王冰注“搏”为搏击或搏击应手,不确。“脉搏”在经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脉动,动的状况由“搏”后面的“长、软、滑、急”等词加以补充说明;另一意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1.html

赵序_《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友何君西池,年三十八始成进士,其成晚,故得博通诸艺。能,尤其笃嗜而专精者也。然自其为诸生时,即文名藉甚,学士惠公称为南海明珠。于是,西池之见知于人者,独着于诗文,余技遂为所掩。己酉选拔策询水利,西池以喻,娓娓且千言,学士顾公亟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5-0.html

经原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注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6.htm

共找到249,8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