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通》草成,几欲焚去。今年家兄命谓∶先君序集有效方手泽,岂容勿传。乃补葺分九章,凡九十五则,厘为上、下二卷。读且数过,心动颜汗,向兄不能语者久之,而后语曰∶人有定寿,医善折之,圣智不能加多也。病有气机,医每失之,造化不容有凿也。兄谓弟...
...[眉批]医不执方药,在平日求至理而探玄奥。一得上中下阴阳实据,用药即不误人。病家知此理法,延医入门,以此审其高下,决其从违,《万病回春》立说之功不浅。此先医医,而后医病家。具见良工心苦。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
...予少多疾,年十九,先君辞世,因弃举业,涉猎岐黄之学。尝慨世之昧者,非养奸为盗,即诛伐无过,乃立志为医。遇有难治之症,遍翻方论,每至深夜,烛屡见跋,不倦也,必得其要领而后已。如是推原究本,渐有所获。初,母氏年衰欠安,择药物所宜,调治奏效,...
...味辛、酸,寒,无毒。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下气。以沐浴,生毛发。久服轻身。一名水花,一名水白,一名水苏。生雷泽池泽。三月采,曝干。此是水中大萍尔,非今浮萍子。《药录》云∶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沟渠所生者。楚王渡江所得,...
...夫鉴以照物,妍媸见焉,其形可执也。医,意也,宜不执于形。而谓之医鉴者何?以意为医,而以其精蕴形之记载,俾观者因形会意,诸所疾症脉方,于焉悉达,亦如鉴之照物,妍媸毕见焉。古谓医为鉴也。鉴,一也,医犹夫鉴,亦一也。而谓之《古今医鉴》者何?鉴有...
...〔程氏(介)松崖医径〕四卷 未见徐春甫曰。程介。新安槐塘人。号松崖。登成化甲辰科。李 榜进士。为人恺悌。性好医方。心存仁济。所着有松崖医径四卷。〔程氏(应旄)医径句测〕二卷 存自序曰。松崖医径。分有上下卷。余所梓者。特其上卷内所载之脉图。...
...“永嘉医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医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
...根本是清浊二气,天、地、人和各种事物都是由清浊二气产生的,因此清浊二气是彝医认识自然、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纲。彝族有本民族文字,现在所能收集到的最早的彝族医药文献是写于明朝。彝医不仅重视治疗疾病,同时也强调预防疾病。养生和预防是彝医的一个...
...举办了傣医班,陆续培养了一批批傣医药人才;此外,在傣族地区还将傣医药纳入县级初级卫生保健方案,并为名老傣医配备了徒弟,使他们的医药经验得以整理、发掘、继承和提高,同时抓紧进行傣医药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傣族医药学,在广泛...
...(《本经》中品) 【释名】水花《本经》、水白《别录》、水苏《别录》、水廉《吴普》。 【集解】《别录》曰︰水萍生雷泽池泽。三月采,曝干。 弘景曰︰此是水中大萍,非今浮萍子。《药录》云︰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沟渠所生者。楚王渡江所得,乃斯实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