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源流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史著作。谢观编。刊于1935年。作者对中国医学的分期、变迁、医书、医方、学派、医学各科、疗法、疾病,以及有关中西医汇通等都作了专题论述,对于历代各家学说均有较严谨的考证和客观的评价。本书由博返约地阐述医学源流,可供医史研究参考。现存初...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83.htm

遗传咨询门诊_《医学遗传学基础》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问题要有耐心,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应对医学遗传学理论有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对辅助诊断手段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要能正确地判断,并能对各种遗传的风险作出恰当的估计。医生最好还对心理学有所认识,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鉴于目前我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956/130.htm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_【中医宝典】

...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在经验论的层次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97.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切合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实际的分期法,不但在宏观上给人一目了然、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且透过分期的微观上还得出医学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实质内函,《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早期蒙医学的历史很难做出系统的研究,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片断的记载,做为早期蒙医史的参考。大约在秦汉时期,蒙古族的祖先就会制造极其简陋的茅庵,蒙古族称为“茅草安布拉”(《蒙古秘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蒙文版,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8.htm

医学哲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52年在我国开展了学习苏联医学、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的活动,这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掌握巴甫洛夫学说是有益的。但也有人把巴甫洛夫学说看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化身,主张"树立以巴甫洛夫思想为医学指导思想,开展了对摩尔根、魏尔哨学说的批判,给一些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7.htm

医学社会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社会学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它开端于1981年12月7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医学辩证法学术讨论会,由刘宗秀任组长,并在北京、哈尔滨等地相应设立了分组,同时确定了重点研究课题,提出了近期工作规划。1982年8月在黑龙江牡丹江市镜泊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8.htm

汉唐时期的维吾尔族医学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疾病、治疗方法、处方和药物的格调与《回鹘医学文献》一脉相承,例如:服用疯狗的脑治疗狂犬咬伤,食用骆驼肉和大麦混合的饭治疗夜尿症,将硼砂和麝香混合放在牙上治疗牙疼等。优素甫·哈斯·阿吉 甫所著《福乐智慧》(1069~1070)提到人的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00.html

西方医学心理学的形成过程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Weiss领导,成立了“行为医学研究组”,并在1977年对“行为医学”下了一个为各学科接受的定义,即“行为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综合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知识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它是研究如何发展有关健康和疾病的行为科学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5-1.html

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_《免疫与健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模式是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念。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有着几次重要的演变。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知识贫乏,统治者说疾病是鬼神作怪、神灵惩罚。要祛病强身,只有依靠...

http://zhongyibaodian.com/mianyiyujiankang/973-3-1.html

共找到261,7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