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病机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证候研究的切入点应立足于病机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证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病机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病机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_《宋书》

...元凶,字休远,文帝长子也。帝即位后生,时上犹在谅闇,故秘之。三年闰正月,方云劭生。自前代以来,未有人君即位后皇后生太子,唯殷帝乙既践阼,正妃生纣,至是又有焉。体元居正,上甚喜说。 年六岁,拜为皇太子,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省。更筑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352.html

序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昔义兴太守许嗣宗精于,或劝其着书贻后世,答曰∶医者意也,吾意所解,莫能宣矣。盖深恐古之上泥于书,拘于法,引经断疾,罔识变通。创为斯说,以教天下,意深远矣。今者业之家,动以百计,岐伯圣经、雷公《炮制》、伊芳贽《汤液》、箕子《洪范》、越...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htm

伤寒书论_《侣山堂类辩》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世传《伤寒论》,乃断简残编,藉王叔和编次。聿稽仲景生于东汉,叔和西晋时人,相去止百余岁,不遭秦火之劫,奚为断残乎?第经义渊微,鲜有通其义者,故辄坻《伤寒论》为非全书,聋瞽来,实仲景罪人也。今世之,有终身目不识者,独执陶氏《六书》,以为...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9.htm

问法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多滑,不可误以为胎,室女亦有之。世道不古,以问为末,抱病不惟不言,虽再三询叩,终亦不告,反诋拙,甚至有隐疾困医者,固为所困矣,身不亦为所困乎。虽然为医者,亦须贵乎有,大率诊视已毕,不可便指病名,发言率易,须从所得脉象说起,广引经说,...

http://qihuangzhishu.com/745/65.htm

张景岳传_《质疑录》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二十年来,医家之书盛行于世者,张景岳《类经》,赵养葵《贯》。然《贯》一知半解耳!《类经》明岐黄之,有王冰之所未尽者,即学士大夫,亦必累月而后能通之。昔在戊寅,曾于张平子座上识景岳,盖交臂而失之。己酉寓证人书院,有蒋一玖者,年八十矣,...

http://qihuangzhishu.com/274/3.htm

天津中一附院院长韩景献_【中医宝典】

...天津中一附属医院院长韩景献 手记:在采访韩景献院长前,我查看了一些关于他的报道文章,对他个人而言,笔墨最多的描述是:谦谦学者、儒雅风度;对于他研究专长的描述:国内引进老化鼠第一人,杏林神针;而对他作为一院之长的管理描述是:制度严谨、公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84.html

武威汉代简出土30年来发表著作论文题录_【中医宝典】

...关键词:武威汉代简 著作论文题录 30年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地带兴修水利工程时,在一座东汉土圹墓中发现了92枚医药简牍,称之为“武威汉代简”(以下简称“简”)。这些医药简牍的出土,是1949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很重要的发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4.html

中医首重记诵——读《朱子读书法》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记诵是根本,精思是过程,而后可以有所收获。 古代医家学医亦重视背诵。孙一奎说:“余屈首受日惟有事于灵素难病源病机甲乙等书,俯而诵,仰而思……”《医学入门》对读此书的初学者明确要求:“每午将《入门》大字从头至尾逐段诵读,必一字不遗,若出诸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1.html

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一、政法令 有宋一代,历朝皇帝都相当重视医药事业,屡次颁布关于医药卫生的诏令和制定律令,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稿《宋刑统》等记载,仅北宋时期颁布的医药卫生迢令就有200多条,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无法比拟的。在这些医事诏令中以派遣医师防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6.html

共找到83,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