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记者先生 指孙伏园,当时《京报副刊》的编辑。《论雷峰塔的倒掉》发表时,鲁迅在篇末加有如下附记:“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岔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
...《任子》序-出自《古籍序跋集》 23、《范子计然》序-出自《古籍序跋集》 24、《广林》序-出自《古籍序跋集》 25、《志林》序-出自《古籍序跋集》 26、《云谷杂记》序-出自《古籍序跋集》 27、《嵇康集》跋-出自《古籍序跋集》 28、《...
...《少年别》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43、《会友》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44、《放浪者伊利沙辟台》和《跋司珂族的人们》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45、《山民牧唱·序文》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 46、《肥料》译者附记-...
...《志林》序〔1〕 《晋书》《儒林》《虞喜传》:喜,为《志林》三十篇。《隋志》作三十卷,《唐志》二十卷,并题《志林新书》。今《史记索隐》,《正义》,《三国志》注所引有二十余事〔2〕,於韦昭《史记音义》,《吴书》,虞溥《江表传》〔3〕多所辨正...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野望·其一》 原文如下: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赏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
...《某报剪注》按语〔1〕 鲁迅案:我到上海后,所惊异的事情之一是新闻记事的章回小说化。无论怎样惨事,都要说得有趣——海式的有趣。 只要是失势或遭殃的,便总要受奚落——赏玩的奚落。天南叟莩〔2〕式的迂腐的“之乎者也”之外,又加了吴趼人李伯元〔...
...,④证明着是根据日文译本的重译。 苏曼殊⑤先生也译过几首,那时他还没有做诗“寄弹筝人”,因此与Byron也还有缘。但译文古奥得很,也许曾经章太炎先生的润色的罢,所以真像古诗,可是流传倒并不广。后来收入他自印的绿面金签的《文学因缘》中,现在连...
...《奔流》月刊第一卷第七期。 〔2〕 奔流社 即《奔流》月刊社。《奔流》,文艺刊物,鲁迅、郁达夫编辑,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创刊于上海,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 ...
... 〔4〕 青年批评家 指成仿吾。他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号(一九二四年二月)发表的《〈呐喊〉的评论》一文中说:“《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的传记”,“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 〔5〕 《阿Q正传》发表后,曾出现这样一些评论:如张定璜的《鲁迅...
...彼得堡年报》 未样。 〔8〕柔石(1902—1931) 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共产党员,作家。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等创办朝花社。著有中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并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文艺。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