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断无腮鱼中毒_【中医宝典】

...□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唐代荆州道士王彦伯自幼喜欢医学,尤善通过诊脉断人生死寿夭,准确无误。尚书裴胄的儿子忽然腹中暴痛,众医不知何病而拱手告退。有人推荐王彦伯,尚书立即请来诊视。王切脉很久才说:“这孩子没有什么病。”随即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73.html

闻诊的重要意义_中医闻诊_【中医宝典】

...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闻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3.html

澄空简单说脉诊_【中医宝典】

...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脉诊。 切脉是根据脉的位、数、形、势来断病的。 脉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0.html

望闻问切的解释_望闻问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指望色、闻声、问状、切脉,是中医四诊要诀 watch ,hear, ask and touch—a diagnosis method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古今医统》 国语辞典 望,觀察氣色。聞,診聽聲息。問,詢問症狀。切,摸...

http://hanwen360.com/c/223265.html

《医学见能》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凡例 原叙 卷首\诊法 五脏 六腑 经气 望色 闻声 问证 切脉 卷一\证治 背上 头骨 两耳 眼目 唇口 鼻孔 齿牙 舌本 咽喉 胸前 大腹 小腹 胁肋 腰中 手臂 脚腿 前阴 后阴 大便 小便 卷二\...

http://qihuangzhishu.com/824/index.htm

诊喉症当辨内外二因_《重订囊秘喉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喉症切脉,须辨内外二因。内因,系房劳伤肾,郁怒伤肝,或喜啖煎炒炙爆,热伤肺胃,熬损阴津,逐渐而起,脉宜细数有力,忌芤涩;外因,感六淫之气,邪客肺胃,痰火上壅,骤然而发,脉宜浮洪滑数,忌急促无神。结代沉伏者,不治。舌病脉当左寸大于右手,牙病...

http://qihuangzhishu.com/301/7.htm

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②指切脉。参持脉条。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④保持。参持满条。⑤执、拿。《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67/507.htm

轻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脉诊手法之一。指切脉时指力的轻按、重按。《难经·五难》:“初持脉者,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540.htm

《慎斋遗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一——五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符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古今名方;卷六——十介绍以内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463.htm

小儿脉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切诊之一。小儿寸口脉位短,一般3岁以上多用“一指定三关法”切脉,3岁以下诊指纹。《脉经》:“小儿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不及曰损,太过曰至。”年龄越小,脉搏越快。三岁小儿,以医生呼吸定息,其脉来五六次为常脉,超过六次为数脉,不足五次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120.htm

共找到1,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