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食不消下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广济疗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及微下痢。白术(八两) 神曲末(五两炒) 甘草(炙) 干姜 枳实(炙各二两)上五味捣筛,蜜和丸,空腹以温酒服如梧桐子大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腹中痛者加当归。(出第四卷中)文仲华佗治老小下痢,...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32-5.html

巧用药膳止燥_【中医宝典】

...□ 王海亭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认为,秋冬之交燥气当令,燥易伤肺,肺脏娇嫩,喜润恶燥,对干燥敏感,故秋冬容易出现燥的情况。燥常见咽燥声嘶、干咳无痰、口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或头痛、鼻燥、关节疼痛、气喘等。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25.html

劳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劳者,由脾胃久积风冷之气,不能灌溉四旁,润养身体,致腑脏俱虚,阴阳衰弱,其状食不化,心腹痞满,呕吐吞酸,面色萎黄,甚者心腹常痛,大肠泄痢,手足逆,骨节酸痛,日渐羸瘠是也。治劳呕哕,不能下食,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荜茇丸荜茇 干姜...

http://qihuangzhishu.com/122/739.htm

咳嗽_《普济·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嗽。则不必灸也有男子忽气出不绝声。病数日矣。以手按其膻中穴而应。微以针频频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治十二种风。入肺则逆气短。肝刺足太冲。心刺神门。脾刺太白。肺刺太渊治喘嗽(出危氏)。穴肺俞。灸各十一壮。穴天突。灸七壮。立...

http://qihuangzhishu.com/601/329.htm

五脏六腑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指五脏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 【五脏六腑】 语出《素问·论》。中医认为咳嗽是肺脏有病的一个症状。五脏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同时咳嗽过久也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发现咳嗽会引起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61.html

不止当心脑栓塞_【中医宝典】

...脑栓塞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或由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栓塞脑动脉分支,使其所支配的脑组织缺氧、坏死而出现全身严重症状。但栓塞发生在细小的血管时,就会出现呛咳或久不止等小中风症状。 当脑组织出现轻微小栓塞,虽未出现全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32.html

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胆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胆】 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 ①而呕胆汁者。《素问·论》:“肝不已,则胆受之。胆之状,呕胆汁。”治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柴胡汤加芦根汁等。参见肝经咳嗽条。 ②而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28.html

小儿痢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凡痢皆由乳食不节,伤动胃气,肠胃虚弱,清浊不分,因虚而泄。滞久不散。故为痢也,虚而冷者,则所下青白,或如凝脂,久不瘥,则陈寒结痼,或下黑瘀,诊其脉沉而迟者,痢也。治小儿五岁以下,百日以上痢。龙骨饮龙骨 黄连(去须各一两半) 人参...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395.htm

胃虚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白蜜一十两,先下 砂阿魏青盐三味,并好面一两,同煎煮稀稠成糊,入药末和成剂,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盐汤下,不拘时。治胃气虚,腹胀食减,四肢少力,丁香丸丁香(半两)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干姜(炮半两) 吴茱萸(汤洙焙炒半两...

http://qihuangzhishu.com/122/423.htm

五脏六腑_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论》。中医认为咳嗽是肺脏有病的一个症状。五脏六腑有病时,病气影响到肺也会引起咳嗽。同时咳嗽过久也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功能的失常。因此,古人发现咳嗽会引起或并有其他脏腑功能及脏腑的经脉循行路线的症候,而以五脏六腑来分类辨症。故而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zangliufuke-2192.html

共找到158,2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