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1〕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唐天授三年立,在山西猗氏县仁寿寺。全文见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2〕。胡氏言,今拓本多磨泐,故所录全文颇有阙误,首一行书撰人尤甚。余于乙卯春从长安买得新拓本,殊不然,以校《丛编》,为补正...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 阔别了多年的SF〔2〕君,忽然从日本东京寄给我一封信,转来转去,待我收到时,去发信的日子已经有二十天了。但这在我,却真如空谷里听到跫然的足音〔3〕。信函中还附着一片十一月十四日东京《国民新闻》的记载,是德富苏峰...
...关于保加利亚文学》和《关于伐佐夫》两篇文章,所以现在已经无须赘说。 《村妇》这一个短篇,原名《保加利亚妇女》,是从《莱克兰世界文库》的第五千零五十九号萨典斯加(Marya Jonas von Szatanska)女士所译的选集里重译出来的。...
...Worwick)也是美国的木刻家。《会见》是装饰与想像的版画,含有强烈的中古风味的。 书面和首叶的两种小品,是法国画家拉图(Alfred La-tour)之作,自《The Wood-cut of To-day》中取来,目录上未列,附记于此。 ...
...《文艺连丛》〔1〕 ——的开头和现在 即使偶然有,不久也就变相,或者失败了。我们只是几个能力未足的青年,可是要再来试一试。首先是印一种关于文学和美术的小丛书,就是《文艺连丛》。为什么“小”,这是能力的关系,现在没有法子想。但约定的编辑,是...
...题赠冯蕙熹〔1〕 杀人有将,救人为医。 杀了大半,救其孑遗。 小补之哉,乌乎噫嘻! 鲁迅 一九三十年九月一日,上海 【注解】 〔1〕 本篇据手迹编入,原无标题。 冯蕙熹,广东南海人,许广平的表妹。当时是北平协和医学院学生。 ...
...上题“辛未三月送升屋治三郎兄东归”。诗中“远”作“海”,“望”作“忆”。 〔2〕 春江 指春申江,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别称。相传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而得名。 〔3〕 西游,即《西游记》;封神,即《封神演义》。当时上海演出的两部取材于同名...
...就是淑雪兼珂作品的标本,见一斑可推全豹的。 伦支(Lev Lunz)〔11〕的《在沙漠上》,也出于米川正夫的《劳农露西亚小说集》,原译者还在卷末写有一段说明,如下: “在青年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之中,最年少的可爱的作家莱夫·伦支,为病魔所...
...《关于绥蒙诺夫及其代表作〈饥饿〉》译者附记〔1〕 《饥饿》这一部书,中国已有两种译本,一由北新书局〔2〕印行,一载《东方杂志》。并且《小说月报》上又还有很长的批评〔3〕了。这一篇是见于日本《新兴文学全集》附录第五号里的,虽然字数不多,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