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机缘·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我对它疑惑不解。”大师说:“你为什么疑惑?”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两个身体,就是所谓色身和法身。血肉之躯的色身变化无常,有生有死;佛法所成的法身永恒不变,但没有知觉。佛经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超脱了生死轮回,就是快乐境界。)我不...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632.html

六祖坛经·顿渐·第二节译文

...佛法,怎么敢违背佛经呢?”行昌说:“经文上说佛性是有常,和尚却说是无常。分别善恶的心思乃至修行成就菩提的意识,都是无常,和尚却说是有常。这和经文上说的完全不一样,让我更加疑惑不解了。”大师说:“这《涅槃经》,我以前听无尽藏朗读了一遍,就给他...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637.html

《不懂的音译》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弟子之一。实叉难陀,印度高僧,武则天证圣一年(695)起在中国长安翻译《华严经》及其他佛经共十九部。鸠摩罗什婆(简称鸠摩罗什),父为印度人,母为龟兹国王妹。公元四○一年自龟兹至长安,后秦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译经三百八十余卷。 〔4〕“柯伯坚”...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7.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8.htm

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 一、中印医学交流 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6.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他和玄奘的活动足以说明中印、中尼、中巴之间的医药交流在唐代是很繁荣的。隋唐时期也大量传入了印度医药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等。在中印僧人翻译的不少佛经中,包含有不少印度医学的内容。如隋代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不空羂索咒经》,其中有用药物苏摩罗(栀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4.htm

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咸不见有。西方则多足诃黎勒,北道则时有郁金香。他和玄奘的活动足以说明中印、中尼、中巴之间的医药交流在唐代是很繁荣的。 隋唐时期也大量传入了印度医药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等。 在中印僧人翻译的不少佛经中,包含有不少印度医学的内容。如隋代天竺三藏阇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7.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他和玄奘的活动足以说明中印、中尼、中巴之间的医药交流在唐代是很繁荣的。隋唐时期也大量传入了印度医药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等。在中印僧人翻译的不少佛经中,包含有不少印度医学的内容。如隋代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不空羂索咒经》,其中有用药物苏摩罗(栀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第五十五_《法苑珠林》

...者。佛为说法断其邪见。即于坐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时舍利弗。闻是语时得阿罗汉。是长爪梵志出家作沙门得阿罗汉。 又佛说乳光佛经云。时佛世尊适小中风当须牛乳。尔时维耶离国有梵志名摩耶利。为五万弟子作师。复为国王大臣人民所敬。遇豪富贪嫉不信佛法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352.html

共找到9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