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治法之一。即排脓法。《灵枢·九针论》:“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②消散。《素问·至真要大论》:“可使破积,可使溃坚。”③溃烂。《灵枢·五变》:“皮溃而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47.htm

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治法之一。即排脓法。《灵枢·九针论》:“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②消散。《素问·至真要大论》:“可使破积,可使溃坚。”③溃烂。《灵枢·五变》:“皮溃而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7.htm

长针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长针指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 【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78.html

针法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针法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针法】 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81.html

宣明五气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宣明五气篇》全)五味所入∶酸入肝,(酸化从木也。)辛入肺,(辛化从金也。)苦入心,(苦化从火也。)咸入肾,(咸化从水也。)甘入脾,(甘化从土也。)是谓五入。(五味各从其类,同气相求也。《九针论》仍有淡入胃一句。)五气所病∶心为噫...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87.htm

宣明五气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宣明五气篇》全)五味所入∶酸入肝,(酸化从木也。)辛入肺,(辛化从金也。)苦入心,(苦化从火也。)咸入肾,(咸化从水也。)甘入脾,(甘化从土也。)是谓五入。(五味各从其类,同气相求也。《九针论》仍有淡入胃一句。)五气所病∶心为噫...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0-1.html

医书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皇甫谧《黄帝世纪》曰∶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别九针,着《内外经》、《素问》,书咸出焉。《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针经》、《脉诀》无不备也,故《金匮》、《甲乙》之书皆祖《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6.htm

春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气象学名词。二十四节气之一。②春天宜用的针刺部位。指左胁。古人认为人之形体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春分应左胁。《灵枢·九针》:“左胁应春分。”《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99.htm

巨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具名。原指九针中的大针。《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痛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现代多用不锈钢制成,形与毫针相似,但针身较粗而长。用于治疗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57.htm

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按摩。《灵枢·九针十二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素问·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708.htm

共找到1,2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