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_中国文学_【文学360】

...欧洲的影响时期。近代西方人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而正式把中国文化传往近代西方的是一些前来中国的传教士,18世纪形成第一次热潮。明末天启六年(1626),法国人金尼阁把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  。此后  ,法国人宋君容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61.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杂病两宋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尤其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化是此期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也相应地反映在此期内科杂病学术的发展。病因病机的理论发挥南宋医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著名的“三因论”还注意到致病因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7.htm

裘沛然_论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1993年5期298~300页标题:壶天漫笔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95年1期2~3页标题:澄心、息虚、全神――著名医学家裘沛然的养生经验出处:家庭中医药 1995年6期5~6页标题:裘沛然关于疑难病的治法研究出处:中医杂志 1996年1期21...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10-0.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侄延,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号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6.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提高了针灸疗效。(一)针灸学说金元四大家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他们在形成他们的医学特色时,在针灸方面也多有建树。如刘完素,他在经络辨证方面颇有发挥,提出治风之六经分证法(见下表),就很有特色。张从正重视针灸在驱邪方面的作用。提出“血出与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文化》,中华书局,1964年) 丁村人。1953年在山西襄汾丁村一带,发现有旧石器和动物化石,1954年和1976年又两次发现人类化石。丁村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遗存之一。在石器,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丁村文化距今15~10万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97.html

中国风发病升高每二十一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_【中医宝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今天公布这一数据时强调,中风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中国人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一大致残病因;现有病人有三分之二需要看护照顾;平均每次住院治疗费用已超过二万元人民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王教授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09.html

黄帝内经的书籍评价_【黄帝内经】

...,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 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4.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供弟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侄延,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6.htm

共找到318,3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