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陈葆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病源第一 经络第二 辨色第三 脉第四 手太阴本病症第五 手少阳标病第六 手少阴标病第七 三经标本并病第八 救误上第九 救误下第十 善后第十一 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houtiaobian5350/index.html

苦酒汤方——(疮)_【中医宝典】

...以下介绍宋代《宋济总录》的苦酒汤方,本源于东汉张仲景的《圣济总录》) 【配方】半夏(汤洗七遍切)十四枚,鸡子(去黄留白入苦酒在内)。 【制法】上二味,内半夏于苦酒内,以鸡子壳,置剪刀环中,安火上,煮二沸去滓。 【主治】伤寒少阴病,中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468.html

郁证病在三阳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半夏而成。 对本案辨证论治的梳理 七情致病,非胀即痛,周身不适,病已半年,如从时方辨证法,可从气滞血瘀入手,施以理气活血之法。经方家也考虑到瘀滞,故用桂枝茯苓丸,但瘀、瘀的前提是六经,六经不明,瘀血无从着落。本案首诊,依据口苦、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47.html

苦酒汤方(疮)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苦酒汤方伤寒少阴病,中生疮,语声不出。 以下介绍宋代《宋济总录》的苦酒汤方,本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312条:“少阴病,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汤汤主之”。“中伤,生疮”:即咽部溃烂,是痰热相结之故。“苦酒”:据后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396.html

内伤发热中医四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此四型常能获得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伤食发热 症见身肤发热,暮夜热重,腹壁烧灼,手足心烧,夜卧不安,不欲饮食,嗳腐呕恶,腹胀便秘或泻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92.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𠀤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之。《禮·學記》離經志。《註》,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六曰廉。《註》,謂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䏶足...

http://hanwen360.com/k/8FA8.html

辨证分型秋燥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往往疗效欠佳,中医一般根据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把秋燥分为邪在肺卫型、燥热伤肺型、肺胃阴伤型和凉燥袭肺型四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邪在肺卫型 此型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之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无痰,干鼻燥,口渴,舌质红,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392.html

痹证举要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湖北宜昌医专中医临床教研室 王武兴痹证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使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病理演变本证若在急性期失、误治或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5-0.html

张重华_(九)慢喉痹(慢性咽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咽喉失去肺阴的滋养而喉痹乃生出现干、咽部灼热感;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或虚火上炎灼伤肺津,则阴虚更甚,咽喉更为不利;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肺阴更虚,无以濡养咽喉。阴虚喉痹,以咽部干燥,微痛,微热为主,以养阴利为主,方用“养阴利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zhonghua/606-4-9.html

醋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纲目》醋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纲目》:醋丸【处方】茱萸(去枝梗)15克(煮,晒干)陈皮(去白)15克 黄芩(炒)15克 苍术23克 黄连30克(细切,用陈墙壁泥同炒)【制法】上为细末,曲糊丸,梧桐子大。【...

http://zhongyaofangji.com/y/yancuwan.html

共找到423,4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