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膏方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最能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辨病强调西医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重视辨方证,强调有是用是方,用药针对性强,最能突出中医治病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膏方组方原则(衡) 开膏方选方用药时要注意个平衡: 1.药方配伍平衡 (1)药物配伍原则:冬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13.htm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组织中医药抗非典科研攻关纪实(一)_【中医宝典】

...的中医演变规律以及分期分辨治的临床研究"申报了"863"计划项目课题。 5月20日,国家防治非典总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有关领导应邀参加北京地区中医药防治SARS科技攻关协调组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地区中医药防治SARS科研工作汇报。科技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870.html

中医情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情志理论,成为该书一大亮点。 能不能用现代科学阐释中医,一直是中医界争论激烈而今仍未统一的一个问题。以科学多元化为由,将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对立起来,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中医情志学初步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依靠现代科学理论的帮助和现代科学技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29.html

医学名词统一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统一和标准化的科学名词,故具有权威性和很高的学术水准。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为此,科学名词审查会制订了严格的审查程序:首先委托专家提出名词草案,于会前印出分发各团体代表先行研究。开会时分学科逐一提出讨论决定,闭会后再委托专家整理并印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3.htm

治慢性胃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的一个重要依据。舌相符,辨证论治准确性就大,但临床不一致的情况也不少,多见于久病患者或疑难病例,这时医者必须全面考虑,辨析真伪,排除主观臆断,抓住主要矛盾,在辨证发生矛盾时,就因人、因病制宜,结合其他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422.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作了一些研究,但都不十分理想。1984年,全国中医治疗急症胃痛协作组成立,随即组织全国13个省市的一批脾胃病专家,协作攻关,制定了胃脘痛的诊断、辨证标准。标准规定病名诊断,包括主症、病史、诱因及理化检查。并确定了胃脘痛的气滞、虚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9.htm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2003科协年会:21世纪医学发展四大预言_【中医宝典】

...不可想象的事情有实现的可能,医学伦理学问题会随之突出,主要包括基因歧视与基因修改问题、关于医学的根本目的问题以及关于医疗公平问题等。 韩启德特别指出,医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健康的概念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医生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121.html

研究中西医的互补性3_【中医宝典】

...对应的实体以及调控中心。 80年代中期起从方剂辨证思路着手,中医传统一向着重于从效关系来判别辨证的正确与否,张仲景的有是用是方显示的存在可由药物验证而确认。脏腑辨证必须从人体表现的证候外象入手,因此研究对象都是人,人体研究在取材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88.html

试论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处方来源_【中医宝典】

...研制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遍受到研究者们的注意。如藿香正气软胶囊生脉注射液银翘解毒片等。 2 实方 又称实用方或经验方,一般指由医生或医疗单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辨病与辨证的原则,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针对临床实际所形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48.html

共找到661,7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