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1958年任老毕业留校时,因学校初建,设备奇缺,人员不足,任老先后承担了《金匮要略》、《各家学说》、《妇科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老一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任老...
...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的。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的《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可以说,《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
...适应中医文献的新特点和中医学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文献学科,比如,《中医文献检索学》和《中医临床文献学》就是首先应考虑的两门学科。 在学科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和新学科确立的基础上,应组织全国性或地方性文献学术研讨会,探讨解决目前中医文献研究的自发性...
...药物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主要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中药的临床运用,须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求因,审因...
...带脉,带脉失约,故平时带下量多,色白粘腻;痰湿阻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故经行量少色淡。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滑,也为胃虚痰滞之征。治疗法则:健胃祛痰,活血止痛。方药举例:四物合二陈汤(《陈素庵妇科补解》)去甘草。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陈皮、...
...是批驳余氏废止中医观点的力作。恽铁樵与《群经见智录》余云岫早年留学日本,受明治维新时废止日本汉医思潮影响,于1916年发表《灵素商兑》,否定《内经》,诋毁中医理论。恽铁樵于1922年著《群经见智录》,次年著《伤寒论研究》,是中医界第一个...
...中医临床常用的治带方法中,由傅氏提出的有:健脾益气法,清除湿热扶脾法,清肝调肝法。4、不孕症的治疗方药:在傅氏提出的治疗妇女不孕的方法中,仍受到现代妇科临床重视的有:养血滋阴法,温肾培脾法等。(二)临产将护《达生篇》将唐宋以来,关于对产妇...
...寿硕医话》、《中医妇科学新编》等稿。 名医:张汝伟的更多内容... 医案 •案1 毕× 女 28岁 •案2 朱× 女 55岁 •案3 吴× 男 37岁 •案4 王× 女 62岁(偏右头痛) •案5 晏× 女 46岁(偏左头痛) •案6 王× ...
...谈论《周易》的人一样,将宋代的易学都讲成周文王、周武王时代的产物。我所说的史学评价与中医院校中医学史老师所讲的不同,那是一种只能称之为“记述之学”的知识,例如仅仅是告诉学生金元四大家、华佗如何伟大,唐朝有孙思邈、王焘……。第四,要有社会学的...
...妇科外治法最常用于前阴诸病,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前阴局部,但这些局部的反应和影响可累及全身,同样有些前阴病又是全身病变在前阴局部的反应,所以治疗上既要局部用药,又要结合内治法进行整体调治。前阴病多为邪毒、病虫致病,发生肿胀、脓肿、溃疡、糜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