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笔记,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 鲁迅像(仙台市博物馆)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成为东北大学医学部...
...的耳肌及覆盖在最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耳廓的皮下有极为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别看耳朵小,它上面分布着上百个可以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穴位。中医传统疗法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病治病,...
...老人不仅没有埋怨,还感觉很值。老人有慢性咳喘的老毛病,在以前,一到冬天特别是天气突变,他经常咳得脸红脖子粗,而三年膏滋药吃下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今年一入冬,热衷冬令进补、懂得保健养生的苏州人便纷纷来到中医院,搭脉调理开膏方,而其中很大...
...□ 张存悌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画坛大师张大千于1949年底离开大陆,漂泊海外将近30年,1978年3月回台湾定居,修建了摩耶精舍,安度晚年。促使他作出此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真正的中医”。大千晚年患有糖尿病、胆结石...
...药方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倘能改革,善不可加。”俗字对中医古籍影响巨大,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以前,中医古籍都是手抄本,其中有大量俗字。后来虽然改为木版刊刻,但是有些俗字辨识困难,于是出现讹字;有些文字虽然不讹,但是书写方法与后世通行的书写...
...近现代医学家。原名钟秀,号锄云。河北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25岁时因病而发愤学医。行医于冀北、鲁西一带,曾组织“锄云医社”,疗疾执教。1949年后,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及研究生班主任、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
...近代医学家、画家。名文杰,字亦才,又号未若。山东德县人。叔、从兄皆有医名。幼习儒,兼好医学、绘画。1907年中医官考试合格,为北洋陆军第五镇录用,任军医。1926年退伍,定居北京。以行医、鬻画为生。学医初受业于中医邵敬甫,又从姜子全、...
...一切非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视野里是应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便有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等口号和主张,中医至今仍没有摆脱被质疑和改造的尴尬境地。医学一元主义与科学主义具有内在互补性,“构成了2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个主旋律”。...
...赏叹,令诸仙皆和,曰:‘君终至此,且归。’若有人导引者,遂得回耳。”(出《逸史》) 唐朝开成初年,有个进士叫许瀍到河中游学,忽然得了一场大病,不省人事。他的几位亲友围坐着,守护着他。到了第三天,许瀍突然站起身来,取笔在墙壁上飞快地写道:“...
...现代医学家。无锡人。少攻岐黄术,自学成才,早年即创办“江左国医讲习所”于沪,后赴山西任中医改进研究会任理事,并主编《山西医学杂志》。后曾避乱于武汉、重庆。胜利后至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任教。1955年由卫生部聘至中医研究院,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