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骘于下,辨证亦颇允洽,故得与《薛氏医案》、《石山医案》,同为国朝子部所收。乾隆中,浙人魏玉横以医名,病其未备也,广为《续名医类案》六十卷。江书所漏,补载不少,而明以来为尤悉。虽采摭繁富,不免芜杂。而援据既多,变证咸备,堪资考核。条下附注,...
...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可治也。【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时也,色脉非时,法皆当病。【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
...一代名医---------施今墨先生 祝谌予整理 施今墨小传 施今墨(188l~1969),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十三岁从其舅父李可亭先生学医。成年追随黄兴先生,参与辛亥革命。民国初专业医,素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毕生致力于中医...
...目录 《辨证录》顾步汤 《外科真诠》顾步汤 《医林纂要》顾步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辨证录》卷十三:顾步汤【处方】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
...)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除上述品种外,常见的尚有鸿雁、豆雁等。 【性味】甘,平。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③《医林纂要》:"甘微辛,温。" 【归经】《本草求原》:"入肺,兼入肝、肾。" 【功能主治】...
...。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嫩苗或叶。 【化学成份】叶含粘液质。 【性味】甘,寒。①陶弘景:"冷利。"②《千金·食治》:"甘,寒,滑,无毒。"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能主治】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
...方剂 ▲ 返回目录 《简明医彀》卷四引《医林》:蠲痰丸【处方】半夏(泡7次)6两,南星(泡)3两,明矾(另研)1两半,辰砂5钱(为衣)。【制法】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蠲痰,安神定志。主风痰、冬月冷痰。【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姜汤下。【摘录...
...甘伯宗唐代人,生平里籍未详,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着,后人称之为《名医大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
...,须宜解表,然后可攻之。如大便秘者,宜凉膈散泡硝黄热服。小便涩者,宜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入姜汁,白汤调下。【舌见弦白心黑】脉沉微者难治,脉见浮滑者可汗,沉实者可下。若初病见此者危急,调胃承气汤下之。【舌见尖上白胎二分根下黑一分】必有恶寒身...
...目录 《伤寒论》栀子豉汤 《备急千金要方》栀子豉汤 《删补名医方论》栀子豉汤 《时方妙用》栀子豉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栀子豉汤 《医方考》栀子豉汤 《医方论》栀子豉汤 《伤寒括要》栀子豉汤 《伤寒论》栀子豉汤 《伤寒明理论》栀子豉汤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