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 也,亦作颔)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 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素问》曰∶阳明虚,则寒栗鼓颔,终则口耳动作。又曰∶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挟颐也。王启玄曰∶阳明之脉,渐上颐而环唇,故名挟颐为渐,即大迎穴也。在曲颊下一...
...1、《佚文》原文-出自《尹文子》 2、《大道》原文-出自《尹文子》 3、《大道上》原文-出自《尹文子》 4、《大道下》原文-出自《尹文子》 ...
...1、《閟宫》原文-出自《鲁颂》 2、《泮水》原文-出自《鲁颂》 3、《有駜》原文-出自《鲁颂》 4、《駉》原文-出自《鲁颂》 ...
...《兑》 1、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2、兑: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3、兑:孚兑之吉,信志也。 4、兑: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5、兑:九四之喜,有庆也。 6、兑:孚于剥,位正当也。 7、兑:上六引兑,未光也。 ...
...《明夷》 明夷: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
...《坟》 14、《我之节烈观》原文 15、《坚壁清野主义》原文-出自《坟》 16、《未有天才之前》原文-出自《坟》 17、《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原文 18、《我们怎样做父亲》原文 19、《说胡须》原文 20、《文化偏至论》原文-出自《坟》...
...《蛊》 1、蛊: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2、蛊: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3、蛊: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4、蛊: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5、蛊: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6、蛊: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7、蛊: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
...《离》 1、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2、离: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3、离: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4、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5、离: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6、离: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7、离: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
...口中及颐上。《千金》又方桑白汁涂之瘥。张涣∶小儿有多涎,常留在两口角,此由脾胃有冷,流出渍于颐下,乃名滞颐之病。宜温脾丹方半夏(一两,用生姜六两同捣,细炒令黄) 丁香 木香(各一两) 干姜 白术 青橘皮(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如黍米大...
...《复》 1、复: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2、复: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3、复: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4、复: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5、复: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6、复: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7、复:迷复之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