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位置基本以1991年WHO公布国际标准针灸穴名为准,部分《国际标准针灸穴名》没有收载的经外奇穴等腧穴则参考了其他文献资料和第5版《腧穴学》教材予以收载,以确保挂图所标示的每一个腧穴位置准确无误。 此外,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挂图中所示的...
...□ 郭建文 广东省中医院 虎年春节前夕,笔者到江苏省南通市随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侍诊,朱老郑重地向我推荐高允旺院长的新作《脑病心悟》。笔者利用春节的长假细细研读该书,收益良多。 本书立足于解决脑病学领域的疑难问题,实事求是,博采众长,严谨...
...》等书,尚难完全恢复《小品方》之原貌。 陈延之较重视灸法的运用,所以《小品方》虽以方药治疗为主,也有相当的内容是关于针灸方面的,尤其对灸疗的应用方面,有较详细的记载。归纳《小品方》在针灸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如下: (1)倡导多样化的取穴、...
...1929年,承淡安创办了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所,后来又创办了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 自1933年11月起,承淡安首先在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内,附设了针灸实习科,招收各地学员,到学社内进行面授和针灸临床实习,实习时间五个月。开始了正规学校式...
...有所不同,与《四部医典》的穴位也有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这尊铜人是研究蒙医针灸学的珍贵文物。 ...
...的改进还表现在针型增多和定型上。《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九九针”,并对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详细说明。“九针”分长针、圆针、锋针等类型。“九针”的名称和形制,后来虽有些变化,但一直被沿用了两干余年。...
...一、《脉经》《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
...,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这些成就奠定了我国脉学诊断学的基础。 三、针灸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的确立。 针灸学科确立的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谧根据《灵枢》、《素问...
...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配伍] 配大椎、太冲治高血压。[刺灸法]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