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則易益也,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以阨守豐,阨之准數一上十,豐之筴數十去九,則吾九為餘於數,筴豐則三權皆在君,此之謂國權。」 桓公問於管子曰:「請問國制?」管子對曰:「國無制,地有量。」桓公曰:「何謂國無制地有量?」管子對曰:「高田十...
...御人,逃戈刃,高仁義,乘天固,以安己者也,五家之數殊而用一也。」 桓公曰:「今當時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對曰:「請兼用五家而勿盡。」桓公曰:「何謂?」管子對曰:「立祈祥以固山澤,立械器以使萬物,天下皆利,而謹操重筴。童山竭澤,益利搏流,...
...矣,不可加也,公其行義而已矣。」公曰:「其行義奈何?」管子對曰:「天子幼弱,諸侯亢強,聘享不上,公其弱強繼絕,率諸侯以起周室之祀。」公曰:「善。」 桓公曰:「魯梁之於齊也,千穀也,蜂螫也,齒之有脣也。今吾欲下魯梁,何行而可?」管子對曰:「魯...
...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此稽不远,日用其德。 《管子》原文 2、...
...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 《管子》原文 2、任法: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唯陶之所以为。犹金之在垆,恣冶之所以铸。其民引之而来,推之而往,使之而成,禁之而止,故尧之治也,善明法禁之令而已矣。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
...之举不当也。举而不当,此邻敌之所以得意也。 《管子》原文 2、霸言: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是故先王有所取有所与,有所诎有所信,然后能用天下之权。夫兵幸于权,权幸于地。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物小未一道,杀僇禁诛谓之法。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庸知其则。 《管子》原文 2、心术上: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
...曰:「善。」 桓公又問於管子曰:「有人教我,謂之請士。曰:何不官百能? 」管子對曰:「何謂百能?」桓公曰:「使智者盡其智,謀士盡其謀,百工盡其巧,若此,則可以為國乎?」管子對曰:「請士之言非也,祿肥則士不死,幣輕則士簡賞,萬物輕則士偷幸,三...
...之以法。」 桓公問於管子曰:「請問大准。」管子對曰:「大准者,天下皆制我而無我焉,此謂大准。」桓公曰:「何謂也?」管子對曰:「今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謀厲國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車兵進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然則是天下盡封君之臣也,非君封...
...彼天植”;天植者,心也;天植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疏远;不私近亲,不孽疏远,则无遗利,无隐治;无遗利,无隐治,则事无不举,物无遗者。欲见天心,明以风雨,故曰:“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 《管子》原文 2、版法解:万物尊天,而贵风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