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书名、卷数及分合屡有变更,至北宋初,始见书分为二。“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证。”此指伤寒论,又,“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9.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差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感,则营卫两伤,仲景立桂枝汤治风伤卫,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法分治三证,鼎足三纲,成为伤寒论研究中一颇具影响的学说。总之,喻昌研究伤寒论用心良苦,致力深厚,其重编仲景条文,几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3.html

温疫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温疫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风温兼喘促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此,一人之身则冬时发汗与夏时发汗,其所用药剂之轻重自迥殊也。尝细验天地之气化,恒数十年而一变。仲景当日原先伤寒论,后金匮要略伤寒论小青龙汤,原有五加法,而独无加石膏之例。因当时无当加石膏之病也。至金匮时,则有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4-24.html

唐宗海(1847-189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专着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年),书中论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另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以上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另著医学见能四卷(1873年)、痢疾字诀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杨希闵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钱佣,号卧云居士。江西新城县人。尝伤寒论解略,系辑集历代各家对伤寒论之注释;另又取伤寒学名家如黄坤载、柯韵伯、徐灵胎、尤在泾等之伤寒方解方注,加以总括,成伤寒论百十三方解略,并扩大至金匮要略方,依例撰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91.htm

医经允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清·李熙和撰于1693年。本书纂辑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分医理、脉理、诊治、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所选内容较为精当,分类亦明确。名曰“医经允中”,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持平论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5.htm

医经允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清·李熙和撰于1693年。本书纂辑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分医理、脉理、诊治、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所选内容较为精当,分类亦明确。名曰“医经允中”,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持平论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97.htm

中医词典z~其他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证通论 咽喉经验秘传 循经考穴编 血证论 学医随笔 学古诊则 薛氏医案 薛案辨疏 轩岐救正论 续易简方论 续医说 续选临证指南 续名医类案 许叔微伤寒论 许氏幼科七 许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index.htm

共找到593,7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