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部》 1893、又部: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过三也。凡又之属皆从又。 1894、又部: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 1895、又部: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 1896、又部: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 1897、...
...世。 △《方言》十三卷 右汉扬雄子€撰,晋郭璞注。雄赍油素,问上计孝廉,异语悉集之,题其首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予傅本于蜀中,后用国子监刊行本校之,多所是正,其疑者两存之。然监本以“{秋隹}”为“秋侯”,以“雯”为“更”,引《传...
...。于延水又南径且居县故城南,王莽之所谓久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漯水。《地理志》曰:于延水东至广宁入沽。 又东过涿鹿县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径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抪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也。其...
...《虫部》 8924、虫部: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从三虫。凡虫之属皆从虫。 8925、虫部:𧔨:虫食草根者。从虫,象其形。吏抵冒取民财则生。 8926、虫部:𧖕:蚍蜉,大蚁也。从虫𣬈声。 8927、虫部:𧖔:蟁也。从虫𨳌声。...
...《黍部》 4442、黍部: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凡黍之属皆从黍。 4443、黍部:𪎭:穄也。从黍麻声。 4444、黍部:𪐄:黍属。从黍卑声。 4445、黍部:黏:相箸也。...
...可用也。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上疗自缢溺暍之法并出自张仲景为之,其意殊绝,殆非常情所及,本草所能关,实救人之大术矣,伤寒家数有暍病,非此遇热之暍。见《外台》《肘后》目。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见《...
...《彡部》 5681、彡部:彡:毛饰画文也。象形。凡彡之属皆从彡。 5682、彡部:形:象形也。从彡幵声。 5683、彡部:㐱:稠发也。从彡从人。《诗》曰:“㐱发如云。” 5684、彡部:修:饰也。从彡攸声。 5685、彡部:彰:文彰也。从...
...《耒部》 2806、耒部:耒: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垂作耒㭒以振民也。凡耒之属皆从耒。 2807、耒部:耕:犂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 2808、耒部:耦: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从耒禺声。 2809、耒部:耤:帝耤千亩也。古者使...
...《亥部》 9831、亥部: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褢子咳咳之形。《春秋传》曰:“亥有二首六身。”凡亥之属皆从亥。 ...
...《𠬪部》 2504、𠬪部:𠬪: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凡𠬪之属皆从𠬪。读若《诗》“摽有梅”。 2505、𠬪部:爰:引也。从𠬪从于。籒文以为车辕字。 2506、𠬪部:𤔔:治也。幺子相乱,𠬪治之也。读若乱同。一曰理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