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玉韵。劳健君、宗韵。谦之案褐、玉,君、宗,皆非韵。 右景龙碑本四十七字,敦煌本注同,实四十八字。河上、王本四十七字,傅、范本五十一字。河上本题“知难七十”,王本题“七十”,范本题“吾言甚易知章七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6.html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8.html

老子·德经·七十六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上·节译文及注释

...” 孟子“不,这不是君子所说的,是齐国东郊老百姓的野话。是尧上了岁数而叫舜代理天子的。尧典‘舜代理了二十八,放勋(尧)才去世,人们象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民间停止了一切音乐。’孔子‘天上没有两太阳,人民没有两天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97.html

老子·德经·六十一评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3.html

回_斯文变相

...,交给的,着便将那书呈上,却是一部手抄的朱子近思录,又拿出那块图章来却是位思轩之印五篆字。姬讷庵见这两件东西,登时叫站起,喊那“章才仁。”章木仁摸不着头脑,不敢答应。姬讷庵勃然大怒,说道“这斯休得要装聋作哑,喊你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2454.html

七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二“厌”字,遂使老义为之不明。“厌,笮也,从厂,猒声。”徐曰“笮,镇也,压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将以厌众。”后汉杜邺传“折冲厌难。”前五行志“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礼记檀弓“畏、厌、溺。”荀子强国“如墙厌之。”又解蔽...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见素抱朴”;本章的“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的“朴”的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一评析

...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我们在阅读这一的内容以后,深深地感到老子道德经真是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的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与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共找到741,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