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新宇宙观_道家_【文学360】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老子道德经25“吾不知其名,故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注释者都把“大”成是“广大”、“阔大”,望文生义,当作形容词来用。“大、小”作为形容词本是用来描绘空间状态的,但老子在这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1.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弄得民怨处处,可能会酝酿出乱子来。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刘备郎舅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眼看到前面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机会来了,就对刘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的姓名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儿子,“吾欲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作为普通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三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史记酷吏列传、后汉书东夷传引并作“法令”。“物”字盖涉上文“奇物”二字而误。“法令滋彰”“上食税之多”,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均可代表老子之政治主张,非仅反对珍好之物而已。又“彰”,傅、范作“”,范下有“而”字,赘。 故圣人云“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老子·德经·四十四评析

...虚名和人的生命、货利人的价值哪一个更可贵?争夺货利还是重视人的价值,这二者的得与失,哪一个弊病多呢?这是老子在本章里向人们提出的尖锐问题,这也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有人解释,本章是讲吝惜生命,提倡奋不顾身是格格不入的种生命观...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6.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道德经“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主张大智慧的人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老子自己却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吗?究竟是老子愚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七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曰短褐。”又案孔子家语三恕篇“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玉,何如?’孔子‘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裒冕而执玉。’”语亦出此。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希、贵韵。陈柱知、知韵,行、行韵,知、知韵。又武内义雄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6.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1.html

共找到752,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