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解读

...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厉鬼西施“道通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老子·道经·十八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指出仁义大道废、大伪智慧出、孝慈六亲不和、忠臣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老子·德经·七十六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四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谦之案傅、范本二“日”上并有“者”字。范曰“傅奕、严遵古本有‘者’字。”按今怡兰堂校刊严本无。“为学日益”二十“绝学无忧”,皆指学礼而言。庄子知北游篇“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青年老子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 〔4〕 杨某的自白 指杨邨人在读书杂志三卷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二月)发表的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一文,参看本卷185页注〔28〕。 〔5〕 宋代陈世崇随隐漫录“钱塘游手”条有这里所述大致相同的故事。鲁迅日记一九二七...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8.html

老子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的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老子·德经·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

...在音韵方面,以江晋三老子韵读为主,偶有漏失,则以姚文田之古音谐、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李赓芸之炳烛编补之。若刘师培之老子韵表,高本汉之老子韵考,及奚侗,陈柱之说老子古音,则多肊,其合者取之,不合者弃之。 ()本书特重楚方言老子之关系。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8.html

老子·德经·六十四评析

...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老子不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四十四为“德经”,故名道德经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共找到748,2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