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第三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谷”。列子天瑞篇“鹯之为布毂”,释文“毂,本又作谷。”此“毂”为“谷”之借字,河上注读为“车毂”之毂,失之。 徐鼒曰老子本章“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河上章句云“不毂,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道化”“人之所恶,唯孤、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5.html

第八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贤’也。”可证河上本与碑本同。王注六十二“美言可以市”句云“美言之,則可以奪◆貨之賈,故曰‘美言可以市’也。”此“实在质也,本在朴也。”义亦正同。虽未及“言”,而言在其中,何由证其所见本必作“者”乎又“善者不辩”二句,焦竑考异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7.html

第四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马叙伦曰各本及淮南道应训、后汉书荀爽传注引并作“屈”。“屈,无尾也。”“诎,诘诎也。”“◆,头颉◆也。”“○,蛣○也。”是诘诎为屈曲之义。古书“屈申”字亦多用“诎”。又案此下当有“其用不屈”一句。 孙诒让曰案韩诗外传九引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第六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道○天下,其鬼不神。’‘○’乃‘莅’之正字,知高诱所见老子本作‘○’,作‘莅’与‘莅’者非也。此与文引老子书‘盅’字,同为古文之可宝贵者。” 谦之案“○”与“莅”义同。“邪”,玉篇“力致切。诗云‘方叔邪止。’莅,临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又“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究竟是个甚么东西,值得老子如此赞叹如今科学昌明了,我们仔细研究,才知所说,即是向心离心二力稳定时现象,也即是阴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第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注误作“以其”。 刘师培曰案“奇”与“正”对文,则奇义同邪。管子白心篇“奇身名废”注云“奇,邪不正也。”是奇即不正,以奇用兵,即不依正术用兵也。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 谦之案取天下者,谓得民心也。四十八“所谓取天下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第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并上两句“民”字删之此非妄删,直妄增耳。但吴澄亦有所本,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王羲之帖本,作“民心不乱”,与傅、范本同,知其误已久。傅、范虽称古本,实亦为后人所改,其字句均较本为繁,此其一例耳。 圣人治 严可均曰各本句上有“是以”二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第七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木已拱矣’,注‘拱,合抱也。’又公羊传注‘拱,可以手对抱。’”虽可通,但以較“木◆則兵”,所謂直木先伐,猶覺後義勝也。黄茂材曰“列子载老聃之言曰‘兵◆則滅,木◆则折。’列子之书,大抵祖述老子之意,且其世相去不远。‘木◆則折’,其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共找到1,102,9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