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没世境,纵恣耳目,滞着声色,既而漂浪长流,愆非自积”云云,案“浮”乃妄人以意改字,以求合于佛老子无此。 高亨曰按“孩”借为“阂”。“阂,外闭也。”汉书律历志“阂藏万物”,颜注引晋灼曰“外闭曰阂。”圣人皆孩之者,言圣人皆闭百姓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老子哲学思想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见素抱朴”;本章“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朴”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辩赏析_【古诗文大全】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楚辞作家。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一个宋玉是屈原弟子,还是思师之作。宋玉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1411.html

孟子·告子章句·节译文及注释

...比不上吗?回答,不是这样。”注释 1.或通“惑”。管子·回称“擅创为令,迷或其君。”墨子·备蛾传“夜半,而城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贫贱吾恐其或失也。”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22.html

老子·道经·第一解读

...“道”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那种亘古蛮荒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宝黛悲剧_【红楼梦】

...制约,又直接间接地牵动着这些矛盾发展。而林黛玉跟基于思想一致结合,就更加强了这种地位和跟周围环境冲突。这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能成为红楼梦主人公,而宝黛爱情悲剧能够构成这部反封建古典名著中心情节重要原因。 二 红楼梦里...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436.html

老子·德经·五十六评析

...道理较高运用。”(老子48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八评析

...不可。但说到底,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那就极大曲解了它内涵。下面,我们谈谈“善战者,不怒”问题。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是,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仗。这...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1.html

六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人”并作“民”。御览皇王部引同此石,惟二“人”下均有“也”字。金人铭曰“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淮南山训曰“江海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唯能下,是以能之。”语意同此。 是以圣人处而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2.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口气。 [[]] 持而盈之。 谦之案管子白心篇“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此持满之戒与老子同。 [[十四]] 在不曒,在下不昧。 谦之案“曒”,敦煌丙本作“皎”。“昧”,遂州本、敦煌出道士索洞玄经写本及想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共找到1,112,5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