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言,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与大夫言,名士字大夫。于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教学临文不讳。 36 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 37 玉藻: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
...音恭,本亦作恭,注同。行,下孟反。 [疏]“晋献”至“子也”。○正义曰:此一节论献公杀申生之事,各依文解之。○注“信骊姬之谮”。正义曰:案僖四年《左传》云:“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於曲沃,归胙於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毒...
...太子发上祭於毕”以下三篇之事,郑谓篇中有此经之语,但其事散亡。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弛犹弃忘也,孝子不藏识父母之过。○弛,式氏反,注同。《论语》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不以己善駮亲之过。○駮,邦角反。高宗云:‘三年其...
...冠带得漱。晏子是大夫,故讥其澣衣濯冠也。此漱、澣对文为例耳,散则通也。故上《曲礼》云“诸母不漱裳”,是裳亦漱也。《诗·周南》笺云:“澣谓濯之耳。”亦是不用足。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谓事业之次序。非祭非丧,不相授器。祭严,丧遽,不嫌也。○遽,...
...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 11 文王世子: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 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 《采�》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 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
...,故谓之鬼。熊氏云:“《系辞》鬼神者,谓七八九六,自然之鬼神。”又圣人贤人鬼神,与自然鬼神,俱能助天地而成物,故郑总引之也。又郑注《祭法》“七祀”,谓鬼神“司察小过”,引此“幽则有鬼神”。然则有天地自然之鬼神,有圣人贤人之鬼神,有七祀之鬼神...
...“歌咏琴瑟”;“聋瞶司火”,注云“使主然火”。其“童昏、嚚瘖、憔侥,官师所不材,宜於掌土”,是各以器食之。《外传》不云“跛”,此不云“蘧蒢戚施”,设文不具。《外传》瘖与憔侥置於掌土,此瘖与侏儒其器食之者,今古法异也。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
...书之策,所以不同者,言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杜以为《礼记》后人所作,不正与《春秋》同,杜所不用也。 大夫讣於同国適者,曰:“某不禄。”讣於士,亦曰:“某不禄。”讣於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