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鲁迅先生: 在《新闻报》〔2〕的《学海》栏内,读到你底一篇《文学和政治的歧途》的讲演,解释文学者和政治者之背离不合,其原因在政治者以得到目前的安宁为满足,这满足,在感觉锐敏的文学者看去,一样是胡涂不彻底,表示失望...
... 〔2〕 “滥竽充数”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所载的一个故事: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 这里说的“文坛故事的小说”、“外史”,指当时一些...
...的表现。参看《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及其备考。 〔3〕“京派和海派”参看《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和本书《“京派”和“海派”》及其注〔2〕。 〔4〕“文人相轻”一九三五年一月《论语》第五十七期刊载林语堂的《做文与做人》一文,把文艺界的...
...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
...刘大杰等。当时出版的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刘大杰校点的张岱《琅嬛文集》等,其中有不少断句错误。参看《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和本书《“题未定”草(六)》等。 〔4〕《庄子》、《文选》参看本卷第46页注〔13〕。 〔5〕《东莱博...
...关于保加利亚文学》和《关于伐佐夫》两篇文章,所以现在已经无须赘说。 《村妇》这一个短篇,原名《保加利亚妇女》,是从《莱克兰世界文库》的第五千零五十九号萨典斯加(Marya Jonas von Szatanska)女士所译的选集里重译出来的。...
... 。《阿Q正传》传到西方后,法国作家R.罗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中国文学的广泛传播,其价值愈来愈为世界了解,世界文坛也给了中国文学以更高、更科学的评价。 中国文学一方面对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第一次高潮...
...《小俄罗斯文学略说》译者附记〔1〕 右一篇〔2〕从G.Karpeles〔3〕的《文学通史》中译出,是一个从发生到十九世纪末的小俄罗斯文学的大略。但他们近代实在还有铮铮的作家,我们须得知道那些名姓的是:欧罗巴近世精神潮流的精通者...
...教育委员长。 他是革命者,也是艺术家,批评家。著作之中,有《文学的影像》,《生活的反响》,《艺术与革命》等,最为世间所知,也有不少的戏曲。又有《实证美学的基础》一卷,共五篇,虽早在一九○三年出版,但是一部紧要的书。因为如作者自序所说,乃是“以...
...210二心集304南腔北调集251二八,○○○○ 5.伪自由书218准风月谈265集外集160二四,○○○○ 6.花边文学且介居杂文二集说林偶得 7.中国小说史略372古小说钩沉上 8.古小说钩沉下 9.唐宋传奇集400小说旧闻钞160二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