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下‘誉’当作‘与’,读平声。”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墨子闲诂》原文 王引之云:“意与抑同,亡与无同,皆词也。非命篇曰‘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苏说同。虽使下愚之人...
...孙叔敖的衣冠,模仿他的形貌举止,以谏楚王。这里说“被优孟之衣冠”,指的是借小说的体裁来传布科学知识。 〔14〕纤儿 小儿,轻蔑之词。见《晋书·陆纳传》。 〔15〕《山海经》 参看本卷第101页注〔7〕。 〔16〕《三国志》 记载魏、蜀、吴三国...
...1、《韩诗外传》第一卷原文 2、《韩诗外传》第二卷原文 3、《韩诗外传》第三卷原文 4、《韩诗外传》第四卷原文 5、《韩诗外传》第五卷原文 6、《韩诗外传》第六卷原文 7、《韩诗外传》第七卷原文 8、《韩诗外传》第八卷原文 9、《韩诗外传...
...。《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日月》 1、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2、日月: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3、日月: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
...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按禺□,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 ...
...1、《扬子法言》之《序》原文 2、《扬子法言》第一卷原文 3、《扬子法言》第二卷原文 4、《扬子法言》第三卷原文 5、《扬子法言》第四卷原文 6、《扬子法言》第五卷原文 7、《扬子法言》第六卷原文 8、《扬子法言》第七卷原文 9、《扬子...
...正西七万里,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绵褫,水陆路殊,径复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 其高万一千里,《山海经》称方八百里,高万切。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百余里。《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
...也许是惟恐工人“来得及”,所以高等华人的男女这样赶紧的浪费着,享用着,畅快着,那里还管得到国货不国货,风化不风化。然而口头上是必须维持风化,提倡节俭的。 四月十一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六号...
...《奉本》 1、奉本: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以德多为象。万物以广博众多,历年久者为象。其在天而象天者,莫大日月,继天地之光明,莫不照也。星莫大于大辰,北斗常星。部星三百,卫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