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志·许靖传》注引《魏略》) ◇ 与锺繇书 朗白: 近闻室人孙氏归,或曰大归也。共经忧乐既久矣。曷为一旦离析,以至于归而不反乎?不得面谈,裁书叙心。(《御览》□□□□□) ◇ 论丧服书 郑玄云「兄弟犹曰族亲也」,无所不关之辞也。吾以为古学以...
...汉郑康成注《书·洪范》曰∶风,中央土气。此言最的。土旺四时,故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之气,皆于风见之。以五行言,曰五气;以六元言,曰六气;以四时言,曰四气;以五方言,曰五风;以八方言,曰八风;自其偏胜者言,曰五邪;自六气之偏胜者言...
...士大夫’。” 不 [not] 欲勿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贤者能勿丧。——《孟子·告子上》 齐人勿附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 表否定。如:勿造至于(不至于);勿适意(不舒服;身体欠佳);勿连牵(不连贯;不清楚);勿时路(不时髦...
...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谨论。 御试重巽申命论 论曰:昔圣人之始画卦也,皆有...
...之所欲使子之先君不朽者,兹亦足以不负子矣,谨录以进如左。然又恐子不信《行状》之不可用也,故又具列于后。凡《行状》之所云皆虚浮不实之事,是以不备论,论其可指之迹。《行状》曰:“公有子美琳,公之死由哭美琳而恸以卒。”夫子夏哭子,止于丧明,而曾子...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诗集寒山子诗集明圣二湖曹操诗集岑参集《文镜秘府论》罗近溪明道录让县自明本志令幽梦影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闲情偶记伯牙琴郁离子樊川文集小窗幽记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苏东坡全集嘉祐集南齐萧竟陵集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元丰类稿晋潘黄门集柳河东集可闲老人集晋...
...叙。〈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欧阳先生文粹跋(宋·陈亮) 右《欧阳文忠公文粹》一百三十篇。公之文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盖所以翼六经而载之万世者也。虽片言半简,犹宜存而弗削。顾犹有所去取于其间,毋乃诵公之文而不知其旨,敢于犯是不韪而不疑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关于一年四季的将息调养之法,就其大要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一,春季将息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
...辩难等语,汇编成集,名曰《医旨绪余》。是集也,三才之理明,五行之义着,相火之辩畅以达,三焦之位论而确,以至脏腑之分发,症名之异同,经络之流贯,呼吸之本原,脉义之考,诊法治法之定,靡不备载。又列前贤之长,以标其善。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