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该书第九集卷四“韩彭报施”条。 〔5〕 《通鉴博论》 明代朱权奉敕纂写的史评集,分上、中、下三卷。朱权(?—1448),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献王,别号涵虚子。 《坚瓠集》的“韩彭报施”条,引自该书卷下“历代受革报施之验”。 〔6〕 韩信 ...
...独不知物理之有参差者乎?昔张籍遗韩愈之书,责愈以商论文字不能下气。 夫以退之而未免,矧其下者乎?虽然,亦思而改之耳。 恐足下未审此,聊复以书。 《答范景山书》苏轼 自离东武,不复拜书,疏怠之罪,宜获谴于左右矣。 两辱手教,存抚愈厚,感愧不...
...虎豹号我西。 我後鬼长啸, 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 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 仲冬见虹霓。 伐竹者谁子? 悲歌上云梯。 为官采美箭, 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竿尽, 无以充提携。 奈何渔阳骑, 飒飒惊蒸黎! 《积草岭》 (原注:同谷界)》 ...
...万年县丞柳君墓志(并序。《史·表》载:虬,后周中书侍郎美阳孝公,与志稍戾,岂史误耶?万年公,贞元十二年卒,是年葬,志是时作。) 惟贞元十二年龙集景子(景龙太岁也。)三月日,前万年县丞柳君,终于长安升平里之私第,享年五十。长子弘礼,承家当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简介(苏轼)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
...丹渊集》,盖其遗文也。于乐府杂咏,有《秦王卷衣》篇曰:“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搂,光采相钩加。铜螭逐银猊,压屋惊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
...京;上怒,目为妖妇,下锦衣卫狱。李自成兵寇潜江。 初十(癸巳),礼部请恤甲申殉难诸臣;有旨:‘阁部大臣谋国无能,致兹颠覆;虽殉节堪怜,赠恤已渥。先帝斩焉不永,诸臣延世加恩,臣谊何安?通着另议’。刘理顺、成德准荫子入监。户部尚书张有誉请于文武...
...翮长,举(一作纵)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一作短)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
...仁也。”[《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 晋使韩简子视秦师云:“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不报,所以来也。”[观秦怒而来,则知至恩必有至怨矣。] 杜邺说王音曰:“邺闻人情恩深者其养谨...
...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和气不兴,未必不由此也。《诗》云:「民之失德,干糇以愆。」鄙语曰:「苛政不亲,烦苦伤恩。」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臣愚不知治道,唯明主察焉。(《汉书·薛宣传》) ◇ 奏免张放 放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