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曰:“郑云:‘以其记丧服之制,取其仁、义、礼、智四者也。《别录》属《丧礼》。’”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於仁、义、礼、知也。此於《别录》旧说属《丧服》。”郑云“旧说”,案《别录》无“丧服四...
...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是周季俗儒,信有如此所非者,但并以此非孔子,则大氐诬诋增加之辞。儒墨不同术,亦不足异也。毕氏强为之辩,理不可通。 《墨子闲诂》原文 1、非儒下:儒者曰...
...,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 4 丧服四制: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5 丧服四制: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今时里社是也。《郊特牲》曰:“唯为社事单出里。”○为,于伪反,下皆同。注“为社事”亦同。 [疏]“王为”至“置社”。○正义曰:此一经明天子以下立社之义。○“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者,群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言群姓者,包百官也。大社在库门...
...。周之六卿,其属各六十,则周三百六十官也。此云三百者,记时《冬官》亡矣。《昏义》曰:“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盖谓夏时也。以夏、周推前后之差,有虞氏官宜六十,夏后氏宜百二十,殷宜二百四十,不得如此记也。 [...
...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报之。”《白虎通义·寿命》篇及王充《论衡命义》篇,说三命略同。墨子所非者,即三命之说也。 《墨子闲诂》原文 1、非命上: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
...苏云:“下‘誉’当作‘与’,读平声。”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墨子闲诂》原文 王引之云:“意与抑同,亡与无同,皆词也。非命篇曰‘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苏说同。虽使下愚之人...
...,三命而不齿。”又《礼记·乡饮酒义》云:“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故解此乡为党正饮酒。谓之乡者,党,乡之属,故云乡也。或乡之所居之党,不别立党学,党之正齿位,就乡学为之,亦谓之饮酒。○注“中年”至“观焉”。○正义曰:按《学记》“一年视...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毕云:“‘若苟’二字旧倒,据下文改。” 《墨子闲诂》原文 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
...原文 1、天志上: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毕云:“《广雅》云‘所,●也’,《玉篇》云‘处所’。”王云:“所犹可也,言有邻家可避逃也,下文同,毕引广雅‘所,●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