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阴户中生疮.名曰 疮.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浓汁淋露.阴蚀几尽者.心肾烦郁.肾气虚弱.致血气留滞.经云.诸痛疮疡皆属于心.治当补心养胃.外以药熏洗.千金阴蚀散当归 川芎 芍药 地榆 甘草(各等分)用水五升.煎至二升.去渣熏洗.日三次.夜...
...人之胃腑为水谷之海.水谷化精.以为气血.荣润脏腑.产后劳伤脏腑.寒邪易乘于肠胃.则气逆呕吐.而不下食也.又有瘀血未净而呕者.亦有痰气入胃.胃口不清而呕作.医者能随症调治.斯无失矣.产后呕逆不食.加减生化汤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炮...
...女青(《本经》下品)【释名】雀瓢(《本经》)。【集解】《别录》曰︰女青,蛇衔根也。生朱崖,八月采,阴干。弘景曰︰若是蛇衔根,不应独生朱崖。俗用者是草叶,别是一物,未详孰是?术云︰带此屑一两,则疫疠不犯,弥宜识真者。又云︰今市人用一种根,...
...痧疹专着。六卷。清·俞天池撰。刊于1727年。原名《痘科金镜赋集解》,后经于人龙重予整理补注改成本名。卷一-二《痘科金镜赋集解》、系《痘科金镜录》一书中11个歌赋的注释;卷三《痘疹杂说》、《疹痘秘旨》;卷四-五《痘疹心法条辨》、《痘科集录...
...痧疹专着。六卷。清·俞天池撰。刊于1727年。原名《痘科金镜赋集解》,后经于人龙重予整理补注改成本名。卷一-二《痘科金镜赋集解》、系《痘科金镜录》一书中11个歌赋的注释;卷三《痘疹杂说》、《疹痘秘旨》;卷四-五《痘疹心法条辨》、《痘科集录...
...女菀(《本经》中品)【释名】白菀(《别录》)、织女菀时珍曰︰其根似女体柔婉,故名。【集解】《别录》曰︰女宛生汉中山谷或山阳。正月、二月采,阴干。弘景曰︰比来医方无复用之。复有白菀似紫菀,恐非此也。恭曰︰白菀即女菀,有名未用重出一条,故陶说...
...伤科著作。一卷,附《救伤秘旨续刻》一卷。清·赵廷海撰。刊于1852年。书中叙述因拳脚所致损伤及骨折的辨证、整复手法和治疗验方。此外还记述了因武术“点穴”所受损伤的治疗法(共34穴)。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伤科著作。一卷,附《救伤秘旨续刻》一卷。清·赵廷海撰。刊于1852年。书中叙述因拳脚所致损伤及骨折的辨证、整复手法和治疗验方。此外还记述了因武术“点穴”所受损伤的治疗法(共34穴)。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半夏以行痰;如实热积滞,用张子和三法。〔薛〕颤振者,掉眩也。《易》曰∶鼓万物者莫疾乎风。鼓之为言动也。大抵掉眩,乃风木之摇运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法∶若肝木实热,用泻青丸。(幼科肝。)肝木虚热,用六味丸。(杂病虚劳。)肺金克肝木,用...
...《女科正宗》曰∶胎动与胎漏皆下血,胎动则腹痛,胎漏无腹痛。故胎动宜行气,胎漏宜清热。盖缘子宫久虚,致令坠胎,其危同于风烛,非正产可比,急以杜仲丸预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