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运动高涨期,带有揭发沙皇黑暗统治的倾向; 但在一九○五年革命失败后,成了颓废主义文学的代表者之一,著有《工人绥惠略夫》、《沙宁》等。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死于波兰华沙。 〔4〕鞑靼人 苏联民族之一,有俄罗斯联邦鞑靼自治共和国。 〔5〕乔具...
...卢那察尔斯基没有参加过《火星报》的编辑工作。 〔13〕 这句话原意应译为:“中世纪主义与乌托邦相遇,而没有十九世纪的媒介物”。 〔14〕 Blok 勃洛克。参看本卷第302页注〔6〕。 〔15〕 Sidney 锡德尼(1554—1586),英国...
...《苕之华》 1、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2、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3、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俄国现代思潮及文学》等。 〔4〕指卢那察尔斯基(E.K.C FNhNHX]PZ,1875—1933),苏联文艺评论家。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后至一九二九年间任苏联教育人民委员。著有《艺术的社会基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欧洲文学史纲要》等,...
...我于是写信去打听寓杭的H君〔4〕,前天得到回信,说确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个人,就在城外教书,自说姓周,曾做一本《彷徨》,销了八万部,但自己不满意,不远将有更好的东西发表云云。 中国另有一个本姓周或不姓周,而要姓周,也名鲁迅,我是毫没法子的。但看...
...社会现象呢?本志前号《克林德碑》〔3〕篇内已经举出:《新武术》序说,“世界各国,未有愈于中华之新武术者。前庚子变时,民气激烈……”〔4〕序中的庚子,便是《随感录》所说的一千九百年,可知对于“鬼道主义”明明大表同情。要单是一人偶然说了,本也...
...小引〔2〕 作者在日本,是以研究北欧文学,负有盛名的人,而在这一类学者群中,主张也最为热烈。这一篇是一九二六年一月所作,后来收在《文学评论》〔3〕中,那主旨,如结末所说,不过愿于读者解释现今新兴文学“诸问题的性质和方向,以及和时代的交涉等...
...题记〔2〕 两三年前,我从这杂文集中翻译《北京的魅力》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续译下去,积成一本书册。每当不想作文,或不能作文,而非作文不可之际,我一向就用一点译文来塞责,并且喜欢选取译者读者,两不费力的文章。这一篇是适合的。 爽爽快快地...
...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 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10 原文: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阳货: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