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方士二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周代曾以方士主持军中的医药。 墨子·迎敌祠篇:“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宫养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孙诒让在墨子间诂,对“长具药”的解释是“之长掌具药备用”。从以上记载,可见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2.html

脾病呕吐泄泻_法圆通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以致吐泻者,由其表邪未解,妄行攻下,引邪入内,邪陷于,方能致此。治法仍宜升举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汤加葛根之法是也。亦有外邪未解,传经而至太阴者。邪至此地,不问何邪传至,但以本为主,即在本之标本中三气上求之。湿为太阴之本气,湿为阴邪,一切...

http://qihuangzhishu.com/112/8.htm

形容望法大纲_望诊遵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多弱.少则多动.老则多静.而况老少劳逸阴阳寒暑.又皆有动静强弱之殊.俯仰屈伸之辨乎.然则天之于寒暑也.人之于阴阳也.体之于劳逸也.年之于老少也.四者.果能随时以处.方可因证而知病.不然.将以常为变.以变为常.未识厥.焉知执.其不颠倒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36/100.htm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春秋战国时期承周制,医学已有疾(内科医生)、疡(外伤科医生)、食(营养医生)和兽医之分是肯定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曾为带下、小儿、耳目痹(五官科),说明从周过渡到春秋战国时期,医学渐趋专科化倾向。一、内科疾病 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9.html

两宋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孙用和治疗而获愈。孙用和被授以宣德郎尚药奉御、太医令充医师等职。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孙氏曾为医师讲授达十数年。著有传家秘宝方3卷。另外见于书目载录的孙尚药方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各3卷等,疑均为传家秘宝方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8.html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改正。从缺盆上颈贯颊。脉经“盆”下有“直入”二字。案经于脉之从此伏行者,通谓之入。本自巨骨至天鼎无穴,明系缺盆上颈之次,是伏行也。若如今本,似缺盆以前浮行而上颈,于经隧穴道不合。入下齿脉经“齿”下有“缝”字。马注及卷三寒热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0.html

黄竹斋与针灸穴图考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集注等。 针灸穴图考是收集素问灵枢甲乙为主,并参考唐宋以降诸家等古今60余种书籍有关针灸论述正讹补缺归纳而成的。全书共八卷,主要内容是以十四经为纲,365穴及奇穴为目,对每个穴位不仅做了比较正确的考证,而且在每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7.html

唐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又着玄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姓韦,名讯,道号慈藏,善医术,常带黑犬随行,施药济人。玄宗重之,擢官不受。世仰为药王。□太原人,博学多文,雅有才度,笃好方,精于医药。出唐史。□洛阳人,以名。则天时,为侍御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3-11.html

中国古代名医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文字,是中国被翻译成外文最多、影响最大的古代科学巨著。 张景岳:名介宾,字惠卿,号景乐,别号通一子(公元1563-1640年),山阴绍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认为"易()同源",是首位研究易经关系的人。 吴有性:字又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8.html

疟疾脉论_三指禅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庶可悬壶都市(后汉书∶费长房者,汝南人也。为市椽,市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观之,异焉,因往再拜,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

http://qihuangzhishu.com/786/94.htm

共找到600,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