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二年(1057),设“校正医书局”,孙奇与孙兆均为主要成员,参与校正的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千会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三、洛钦·仁钦桑布洛钦·仁钦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译家,兼通医学...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占堆说:“古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要早一千多年。”此说有着大量藏画唐卡佐证。 在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里挂的一幅数百年以前绘制的描述人体胚胎发育的藏医“唐卡”,是古代藏医为解说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学校,加之香港医学会的解散,合信设想建立香港医学校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后来香港出现的医学校与合信无关)但是,1850年,合信却在广州发表出版中文书籍《全体新论》,合信希望这本医学著作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方医学有益的教材。《全体新论》有过几次...
...~5年中完成这一工作。 虽然目前已出版了《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和《简明瑶医学》,但是这仅是初步工作,并没有囊括瑶医的全部经验内容。因瑶医散在于南方各省,不同地方的瑶医经验和思想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其间各有特色,在诊断治疗以及组方用药...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203例尸体解剖的死亡原因与气候的关系”的论文。次年,梁伯强和杨筒又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广东中国瓜仁虫症(clonorchiasissinensis)的病理解剖研究”,并报道在该院的250例尸检中,中国瓜仁虫病(...
...钤方》22卷,该书以医经为本,详列外感内伤诸病,尤重骨伤科,在体例上以脉、病、因、证、治为“五事’,钤而为图,贯穿彼此,互为发明,使人一目了然。与李仲南不同,危亦林是医学世家,他积祖传五世分科习业的经验,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在该书中...
...学说的解剖意义研究我国古代的人体生理解剖学至奴隶制社会的末期和封建社会的初期就处于滞缓状态。聂青保提出中国在公元前就在解剖上与西方不同,且一直未形成严格科学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侯宝璋《中国解剖史》认为:“以整个解剖言之,实极幼稚。”因而中医...
...省区进一步开展了南药引种。1975年,商业、农林、卫生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发展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1971年后,国家先后共拔出专款,先后从国外引进30多种南药种子,扶持南药引种工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第26号《药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医药两门各课程学科均漏列中医中药。第二次民国二年(1913年)1月,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大学共分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类,医类又分医学与药学两门,也都没有把中医药科列入以内。因此,北洋时期中医教育的焦点...
...内涵建设的任务,并首先从加强管理上作、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制定了《维医医院建设标准》《维医病历书写规范》《维医各种疾病诊疗规范》等;举办了全区中医民族医医院院长管理学习班;全区民族医医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