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解剖学59.3分 组织学73.7分 生理学...
...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
...报载患脑炎戏作 (1934年)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①。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三月十六日 《鲁迅日记》1934年3月16日:“闻天津《大公报》记我患脑炎,戏作一绝,寄静农……” 【注解】 ①屈原《离骚》:“众女嫉...
...赠邬其山① (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鲁迅诗稿》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人仁兄教正。” 【注解】 ①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邬其”是日语“内”的...
...近视眼⑤。 十二月 【注解】 ①钱玄同平日曾经戏说“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又据说他在北京大学曾说过“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 ②主张“顺译”的赵景深曾经误译milkyway为“牛奶路”,参看鲁迅《二心集·风马牛》。 ③章衣萍《枕上随笔...
...因为不论什么书,都有它的道理,有它的事实,看它总可以增广些智识,所以《京副》上发表“青年必读书”的征求时,我就发生“为什么要分青年必读的书”的疑问,到后来细思几次,才得一个“假定”的回答,就是说:青年时代,“血气未定,经验未深”,分别是非能力...
...不分是胡适等人的看法,胡适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白话文学史》第一篇第一章中说:“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当战国的时候,中国的文体已不能与语体一致了。”按他的意思,战国以前文体与语体是合一的。鲁迅对此一向有不同看法,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所以将紧要一点的几封来信,也擅自一并编进去了。 一九三二年四月三十日之夜,编讫并记。 【注解】 〔1〕《语丝》参看本卷第8页注〔10〕及《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 〔2〕《奔流》文艺月刊,鲁迅、郁达夫编辑,一九二八年六月在上海创刊,...
...《走到出版界》的“战略”〔1〕 “他(鲁迅)的战略是‘暗示’,我的战略是‘同情’。”〔2〕 ——长虹—— ……与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及少数最进步的青 年合办《莽原》……〔3〕 “鲁迅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同时代的人没有及得上他 的。”〔4〕 “...
...咬嚼之余〔1〕 我的一篇《咬文嚼字》的“滥调”,又引起小麻烦来了,再说几句罢。 我那篇的开首说:“以摆脱传统思想之束缚……” 第一回通信的某先生〔2〕似乎没有看见这一句,所以多是枝叶之谈,况且他大骂一通之后,即已声明不管,所以现在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