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陈尧道撰。刊于1678年。作者汇集宋元以来研究伤寒论的诸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为纲分析、论证伤寒或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病的诊断和治法。另有药方部分,熔经方、时方于一炉,阐明其主治、服法及加减法,是学习和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77.htm

伤寒论序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qihuangzhishu.com/98/2.htm

程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647年)。另撰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直解即得方程氏续即得方医暇卮言等。尝师事喻嘉言之论伤寒,以问答形式,载于伤寒抉疑中,亦以问答附篇为名缀于尚论后篇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75.htm

本经疏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二卷。附本草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从而注释并论证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治。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565.htm

本经疏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十二卷。附本草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从而注释并论证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治。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23.htm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真伪考_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有:钱超尘、马继兴、冯世纶、丛春雨、王淑民等。丛春雨先生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一书中写道: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1部,无编号。该卷是敦煌中医药医经类著作中极具代表性之佳作,不仅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至今在临床...

http://qihuangzhishu.com/1247/13.htm

陶宏景神农本草经

...中、下三品。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的病症,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对各种药物如何配伍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药物知识农渐丰富起来。到了南北朝时期,汉代的这本神农本草经,不仅辗转传抄,"遗误相继,...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98.html

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本旨;谢绍孙难经说;李駉的难经注解(四卷)等,后均亡佚。 三、伤寒研究 这一时期的伤寒论研究两宋时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响的著作,如在后世伤寒论研究中流行最广的成无已注解伤寒沦便出现于这一时期。 金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5.html

伤寒论词义札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潠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可知,如果把“若”解为“如果”,上下文义不连贯。其实“若”表示“或者”之义,在伤寒论中较多。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四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小承气汤和之愈。”句中三个“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2.html

简易医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妇、儿、外科等类病证的证治和方药。歌诀后有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的详细注释。引用各家医论及方剂,是一部学医入门读物。现存初刻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25.htm

共找到582,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