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病机学说_【黄帝内经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皆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皆为此学说之内容。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5.html

兰草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味辛性寒,主开结利窍,解热止渴,故以一味单行,能使肥甘不化之气,荡涤无余,则其性之峻利可知。苟非肥美所发之瘅,又非所宜也。(《古方选注》) 目录 《医述》兰草汤 《黄帝内经·素问》兰草汤 《素问》兰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述》...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ancaotang.html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一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解决了以往注释中的一些难题。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7.htm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一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解决了以往注释中的一些难题。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4.htm

素问》校诂派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郑语》:‘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韦昭曰:‘更以君道,道之则易取’。言‘膏粱之变,则生大丁’也。” 孙诒让与《札·素问王冰注》[7] 孙诒让,字仲容,浙江瑞安人。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言风伤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为飧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是言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为洞泄;《针经》:"春伤于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51.htm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言风伤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为飧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是言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为洞泄;《针经》:"春伤于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47/97.htm

自淫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的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的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473.htm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杨上善,为隋唐期间著名医家任太医侍御。其著作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等。 【生平】 杨上善为隋唐期间著名医家(约公元575~公元670年),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6年)任太医侍御,唐显庆时(公元656~660年)转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8.html

黄帝内经的诊法学说_【黄帝内经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6.html

共找到128,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