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方论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其书乃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讲求而成。其方高简奥妙,不易测识。今人罕能用之者。然既为古圣之神方,自不得不录之于首。(成方切用)...

http://qihuangzhishu.com/472/671.htm

内经中的“六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向大家详细阐述。 自然观: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4.html

岐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传说中上古时医学家,为黄帝之臣,人称歧天师。医理深邃,闻黄帝曾使其尝草木之滋味,主治病之方法,于医药功莫大焉。黄帝内经乃以黄帝歧伯之问答敷叙而成,是以后世或称医学为岐黄或轩歧之术。后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计有岐伯灸经岐伯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981.htm

道教与黄老_道家_【文学360】

...宗祖。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但无论是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普遍地都知道老子的确算是道家宗祖。黄帝的著述,如黄帝内经,以及道家流传用于兵法或谋略学的黄帝阴符经等。道家素以黄、老并称,自认它的学术渊源,是远绍黄帝,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2.html

蒋主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1397-1472年)。字宗伦,一字务本。江苏句容人。承父武生之学,以儒医闻名于时。谓医可济人,不乐仕进。曾疏解黄帝内经,甚便于初习医者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79.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上述医学著作所以冠以“黄帝”之名,反映了人们对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8.html

历数君王与中医的纠葛(图)_【中医宝典】

...高等研讨医药,留下了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西汉淮安王刘安,“博览群书”,“善医药”,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科学家,他从尿液中提取结晶,制成中药“秋石”,是古代制药的雏形。 三国时曹操之子曹翕,对中医灸法情有独钟,曾撰写曹氏灸方七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00.html

恬淡虚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说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处反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57.htm

包罗万象的解释_包罗万象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包罗:包括;万象:各方面的情况。形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无所不有 all-inclusive;all-embracing;catch-all 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黄帝内经 国语辞典 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兒女英雄傳.第十回:「...

http://hanwen360.com/c/9562.html

图说中医之(三)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宝典】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显著发展,学术思想日益活跃。在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1.html

共找到474,3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